登陆名称 个人中心 退出登陆
rì běn xún

日本蟳编辑

        日本蟳(学名:Charybdis japonica A. Milne-Edwards, 1861)是梭子蟹科、蟳属的节肢动物。
        中药名:蝤蛑(yóu móu)
        栖息于潮间带, 属沿岸定居性种类。有水草或沙泥、石块的水底。一般喜欢沙质或砾石,不喜欢泥质。在水质清新、水流湍急处聚集较多。日本鲟性好争斗,一般各自占据一定面积为地盘。
        黄海北部的大连海域盛产日本蟳,渔获物中常能见到两种体色明显不同的个体,一种头胸甲和附肢呈灰绿或青灰色,腹部为白色,俗称花盖;另一种体色暗红,尤其是头胸甲和附肢背面,俗称赤甲红。两种体色蟹形态相似,且线粒体和核糖体DNA序列高度相似。赤甲红多分布在岩礁、海藻丰富的区域,而花盖在泥沙底质区域分布较多,且随潮汐迁徙明显,活动范围更为广泛。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日本蟳
汉语拼音rì běn xún
别名蝤蛑、拨棹子、蟳、海蟳、金蟳、赤甲红、石其角、石蟹、火蠓、红夹子、鬼脸儿、石钳爬
土名【天津:海虹】
拉丁文学名Charybdis japonica
英文学名Japenese stone crab
命名者及年代A. Milne-Edwards, 1861

分布范围

        分布于日本、马来西亚、红海、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福建、浙江、山东半岛等地。

形态特征

        全身披有坚硬的甲壳,背面灰绿色或棕红色,头胸部宽大,甲壳略呈扇状,长约6厘米,宽约9厘米;前方额缘有明显的尖齿6个;前侧缘亦有6个宽锯齿,额两侧有具有短柄的眼1对,能活动。口器由3对颚足组成,前端有大小触角2对。胸肢5对,第1对为强大的螯足,第2~4对,长而扁。末端爪状,适于爬行,最后1对,扁平而宽,末节片状,适于游泳。腹部退化,折伏于头胸部下方,无尾节及尾肢,雌性腹部呈圆形,雄者呈三角形,腹肢退化,藏于腹的内侧,雌者4对,用以抱卵;雄者仅2对,且已特化为交配器。
        头胸甲呈横卵圆形,表面隆起。胃、纵区常具微细的横行颗粒隆线。额稍突,分6锐齿,中间二齿较突,内眼窝齿较任何额齿为大。眼窝背缘具2缝,腹缘具一缝。前侧缘拱起,连外眼窝齿在内共具6锐齿。螯足壮大,不甚对称,长节前缘一般具3壮刺,基部的一枚最小,腕节内末角具一壮刺,外侧面具3小刺,掌节厚,外、内面隆起,背面共具5齿,掌节的外基角具一枚,背面的两条隆脊上各具两枚,两指较掌节为长,表面有纵沟。步足各节背、腹缘均具刚毛,游泳足的长节后绿近末端处具一锐刺,前节与指节均扁平,呈桨状。雄性腹部呈三角形,雌陆的呈长圆形,密具软毛。头胸甲长59.4毫米,宽89.7毫米。

习性

        日本鲟基本上属于底栖动物食性,偶尔摄食浮游动物,如桡足类。日本鲟的摄食范围很广,它的食主要有双壳类、甲壳类、鱼类、多毛类和头足类。在人工饲养时,能摄食各种低值贝类,如寻氏短齿蛤、蓝蛤、花蛤、青蛤、小杂虾蟹、小杂鱼以及人工配合饲料等,而且还同类残食。日本鲟喜欢傍晚和夜间活动、摄食,早上、傍晚摄食量高。日本鲟的摄食量,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在水温适宜范围内,随着水温的升高,摄食量逐渐加大,而在低温季节,则摄食量降低或停止摄食。

生长环境

        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生活于低潮线、有水草或泥沙的水底以及或潜伏于石块下。

经济价值

        日本蟳是一种中型海产食用蟹。 [9] 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是重要的经济类甲壳动物。
0相关评论

物种图集
特征图集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