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名称 个人中心 退出登陆
fèng huáng mù

凤凰木编辑

       凤凰木(学名:Delonix regia (Boj.) Raf.)是豆科、凤凰木属的落叶乔木。
       凤凰木因鲜红或橙色的花朵配合鲜绿色的羽状复叶,被誉为世上最色彩鲜艳的树木之一。

 
       凤凰木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共和国的国树,也是厦门市、台湾台南市的市树,广东省汕头市的市花,民国时期广东湛江市的市花,汕头大学、厦门大学的校花。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凤凰木
汉语拼音fèng huáng mù
别名金凤树、金凤花、黄槐、豆槐、金药树、凤凰花、火树、黄金凤、蛱蝶花、黄蝴蝶、洋金凤、红蝴蝶
土名【广州:红花楹】
拉丁文学名Delonix regia
英文学名royal poinciana
命名者及年代(Boj.) Raf.

分布范围

       原产于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南亚,马来西亚及新加坡一带也有分布。

       中国云南、广西、广东和台湾均有栽培。

益处

        行道树:行道绿化树在夏季具有降温增湿的小气候效应,是绿化、美化和香化环境的风景树。
        遮荫树:在盛夏7~8厘米胸径的凤凰木最大冠幅可达8~10米,其遮光率在50%~70%之间,凤凰木分枝较多,树冠中间与边缘相差不大,遮荫效果比较均匀且通风条件较好。树冠内相对温度比外界裸露处低3℃,最大低6℃。夏季栽植地一般维持在23~28℃左右,树冠内相对湿度比外界裸露地高10%~20%。
        增肥改土:根系有固氮根瘤菌,可节省肥料的施用,凤凰木每年落叶量比较大,以胸径7~8cm的树木为例,每年落叶约3.1kg,大量的落叶为地被植物提供良好的覆盖物,起到保湿保温、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毒性

        花和种子有毒。
        误食种子中毒后有头晕、流涎、腹胀、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形态特征

        生活型:高大落叶乔木,无刺;
        株:高达20余米,胸径可达1米;树皮粗糙,灰褐色;树冠扁圆形,分枝多而开展;小枝常被短柔毛并有明显的皮孔;
        叶:叶为二回偶数羽状复叶,长20-60厘米,具托叶;下部的托叶明显地羽状分裂,上部的成刚毛状;叶柄长7-12厘米,光滑至被短柔毛,上面具槽,基部膨大呈垫状;羽片对生,15-20对,长达5-10厘米;小叶25对,密集对生,长圆形,长4-8毫米,宽3-4毫米,两面被绢毛,先端钝,基部偏斜,边全缘;中脉明显;小叶柄短;
        花:伞房状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大而美丽,直径7-10厘米,鲜红至橙红色,具4-10厘米长的花梗;花托盘状或短陀螺状;萼片5,里面红色,边缘绿黄色;花瓣5,匙形,红色,具黄及白色花斑,长5-7厘米,宽3.7-4厘米,开花后向花萼反卷,瓣柄细长,长约2厘米;雄蕊10枚;红色,长短不等,长3-6厘米,向上弯,花丝粗,下半部被绵毛,花药红色,长约5毫米;子房长约1.3厘米,黄色,被柔毛,无柄或具短柄,花柱长3-4厘米,柱头小,截形;
        果:荚果带形,扁平,长30-60厘米,宽3.5-5厘米,稍弯曲,暗红褐色,成熟时黑褐色,顶端有宿存花柱;
        种子:种子20-40颗,横长圆形,平滑,坚硬,黄色染有褐斑,长约15毫米,宽约7毫米;

识别特征

        株:高达20余米,胸径可达1米;树皮粗糙,灰褐色;树冠扁圆形,分枝多而开展;小枝常被短柔毛并有明显的皮孔;
        叶:叶为二回偶数羽状复叶,长20-60厘米,具托叶;下部的托叶明显地羽状分裂,上部的成刚毛状;叶柄长7-12厘米,光滑至被短柔毛,上面具槽,基部膨大呈垫状;羽片对生,15-20对,长达5-10厘米;小叶25对,密集对生,长圆形,长4-8毫米,宽3-4毫米,两面被绢毛,先端钝,基部偏斜,边全缘;中脉明显;小叶柄短;
        花:伞房状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大而美丽,直径7-10厘米,鲜红至橙红色,具4-10厘米长的花梗;花托盘状或短陀螺状;萼片5,里面红色,边缘绿黄色;花瓣5,匙形,红色,具黄及白色花斑,长5-7厘米,宽3.7-4厘米,开花后向花萼反卷,瓣柄细长,长约2厘米;雄蕊10枚;红色,长短不等,长3-6厘米,向上弯,花丝粗,下半部被绵毛,花药红色,长约5毫米;子房长约1.3厘米,黄色,被柔毛,无柄或具短柄,花柱长3-4厘米,柱头小,截形;
        果:荚果带形,扁平,长30-60厘米,宽3.5-5厘米,稍弯曲,暗红褐色,成熟时黑褐色,顶端有宿存花柱;
        种子:种子20-40颗,横长圆形,平滑,坚硬,黄色染有褐斑,长约15毫米,宽约7毫米;

习性

        金凤树幼树稍耐阴,成年树喜充足阳光,属于中性偏阳树。性喜高温,日照需充足,耐旱。阳性且耐半阴,耐干旱和耐旱。生育适温为22~30℃。
        对土壤要求不苛刻,但以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为最佳。但因浅根性,强风易倒伏,抗风力弱,萌生力强。 

生长环境

        凤凰木为热带树种,种植6~8年开始开花,喜高温多湿和阳光充足环境,生长适温20~30℃,不耐寒,冬季温度不低于10℃。以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为宜;怕积水,排水须良好,较耐干旱;耐瘠薄土壤。一般1年生高可达1.5~2米,2年生高可达3~4米,种植6~8年始花。
        在中国华南地区,每年2月初冬芽萌发,4~7月为生长高峰,7月下旬因气温过高,生长量下降,8月中下旬以后气温下降,生长加快,10月份后生长减慢,12月~翌年1月份落叶。

化学成分

种子含溶血卵磷酯(lysolecithin)等磷酯类化合物。
茎皮含赤藓醇(erythritol)、白矢车菊甙元(1eucocyanidin)。

药用价值

中药化学成分: 
1
木部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
2
羽扇豆醇(lupeol)
3
槲皮素(quercetin)
4
脯氨酸(proline)
5
赖氨酸(lysine)
6
丙氨酸(alanine)
7
缬氨酸(valine)
8
酪氨酸(tyrosine)
9
葡萄糖(glucose)
10
半乳糖(galactose)和鼠李糖(rhamnose)
11
树皮含赤藓醇(erythritol)
12
羽扇豆醇、β-谷甾醇
13
花含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
14
三十一烷(hentriacontane
15
三十一醇(hentriacontanol)
16
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
17
槲皮素
18
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s)
19
花芽含2-酮戊二酸(2-ketoglutaric acid)
20
草酰乙酸(oxaloacetic acid)
21
二羟乙酸(glyoxylic acid)和丙酮酸(pyruvic acid)
22
种子含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

性味:树皮:甘、淡、寒。
效用:树皮:平肝潜阳,解热。治眩晕,心烦不宁;根:治风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克;或开水洗眼。
毒性:花和种子有毒。小孩误食种子中毒后有头晕、流涎、腹胀、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茎皮的水提取物对猫和猴有催吐作用和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花的醇、水提取物有灭蛔虫作用。有毒成分不明。花含类胡萝卜素。
种子含溶血卵磷酯(lysolecithin)等磷酯类化合物。茎皮含赤藓醇(erythritol)、白矢车菊甙元(1eucocyanidin)。误食会造成腹痛、腹胀、腹泻、头晕、流涎等症状。
相关记载:始载于《海南植物志》。

经济价值

       树脂能溶于水,用于工艺;木材轻软,富有弹性和特殊木纹,可作小型家具和工艺原料。凤凰木的豆荚在加勒比海地区被用作敲打乐器,称为沙沙(shak-shak)或沙球。 

相关文化

花语
       凤凰木(Delonixregia),取名缘于“叶如飞凰之羽,花若丹凤之冠”。花语为:离别、思念、火热青春

地位象征
       凤凰木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共和国的国树、中国广东汕头市的市花、福建厦门市、台湾台南市的市树。
       在台湾,于1897年引入,凤凰木因在6月大量开花,常与蝉鸣并列为毕业的象征。凤凰花为台湾台南市市花,以与“凰凤城”之别名相称;国立成功大学以凤凰为其校花。
       凤凰木是中国大陆福建省厦门市市树。厦门大学以凤凰为其校花。
       凤凰木在汕头也称为“金凤花”,亦同时是汕头市的市花。
       凤凰树曾经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的市树,但因凤凰树在1990年代中后期连续多年爆发严重的尺蠖虫灾而被大量砍伐,其市树的位置后被攀枝花树取代。

人工繁殖

       幼苗 选取Φ(胸径)= 4cmH ;(高度)= 3.5m;栽植株行距:1.5m*1.5m。合适株行距2m*2m,挖穴至少50cm*50cm*40cm,混合75%畜禽肥、18%磷肥、7%钾肥、微量硫酸锌、微量农用硼砂施足基肥。隔两个月施追肥一次,第一次施尿素,以后施复合肥(如挪威复合肥)。 

0相关评论

物种图集
特征图集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