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名称 个人中心 退出登陆
zhì rén #

智人#编辑

       智人(学名:Homo sapiens Linnaeus, 1758),是人科、人属下的唯一现存物种。形态特征比直立人更为进步。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早期智人过去曾叫古人,生活在距今25万~4万年前,主要特征是脑容量大,在1300毫升以上;眉嵴发达,前额较倾斜,枕部突出,鼻部宽扁,颌部前突。一般认为是由直立人进化来的,但有争议认为直立人在后来崛起的智人(现代人)走出非洲后灭绝或在此之前就灭绝了。晚期智人(新人)是解剖结构上的现代人。大约从距今四五万年前开始出现。两者形态上的主要差别在于前部牙齿和面部减小,眉嵴减弱,颅高增大,到现代人则更加明显。晚期智人臂不过膝,体毛退化,有语言和劳动,有社会性和阶级性。
       有三种类型的材料来研究人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基因、化石、语言文化。其中语言文化一般不能超过新石器时代。很多形态特征并不与种系差异相关。
       已知最古老的化石形成于约16万年前的埃塞俄比亚。欧洲的智人似乎在约3万年前取代了尼安德特人。我们尚不清楚这是否是一个自然过程。世界的其他地区也渐渐被智人占据。他们迁徙到亚洲和澳大利亚的时间至少和出现于欧洲的时间一致,但到达亚洲东北部的时间较晚。新大陆出现人烟的时间最晚,不会早于1.5万~1.2万年前。智人不仅有了新的身体结构,也制造了更多复杂的工具和成套工具,最终发展出了装饰艺术。除了化石记录之外,较晚时期中技术和社会行为发展的详细证据也越来越多。

历史发展
       智人是由直立人进化来的,其脑容量更大。现代人( Homo sa pianssapians)和智人属于同一物种。大脑的发达与复杂化可能有利于聚群的社会生活,群居生活十分有利于以协作方式获取猎物、采集食物和交流信息等,因而使智人在生存竞争中占优势。
       在智人中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宗教仪式,这些仪式可能是建立在生死观念基础上的。据现在研究,动物大概没有生死观念。智人开始为同类死者掘墓掩埋,还在墓穴中置放工具和衣著,好让死者到另一个世界去使用。
       直立人如何进化到智人大致有两种学说。一种为多区域连续学说,认为直立人从非洲迁移到亚欧大陆,然后欧、亚、非三地的直立人分别进化为各地的智人,由于进化过程中异地的人持续发生杂交,所以仍保持同一基因库,属于同一人种;另一学说为非洲起源学说,认为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过两次大迁移,一次是直立人的迁移,另一次则是非洲的直立人进化为智人,然后又迁移到亚欧大陆,这次迁移大约发生在10万年前。而智人可能在150万~30万年前就已出现。这两种学说都还没有可靠的依据,人类起源问题的最终解决仍有待于更多的工作。
       北京周口店附近发现的北京人属于直立人,而在其上方年代较近的地层中又发现了属于智人的山顶洞人。曾有人认为北京人进化为山顶洞人,但最近的研究似乎否定了这种意见,中国的智人可能也是从非洲迁移来的。
       德国尼安德山谷发现的尼安德人是比较原始的智人,在距今7.5万到3万年前曾广泛分布在欧洲,身材粗壮,孔武有力,头颅较大,其脑容量大于现代人。比尼安德人进化的是首先在法国发现的克罗马农人,克罗马农人曾与尼安德人混居,后来尼安德人突然消失,许多科学家相信是被克罗马农人消灭的。克罗马农人能制造多种复杂的工具,善于捕获野兽为生,他们创作了许多大型哺乳动物的图画,并表现他们射杀野兽的情景。克罗马农人广布欧洲,早在2万年前经亚洲到北美,但这一说法证据尚不十分确凿。
       全世界的人都属于同一物种,为什么肤色有如此大的差异呢?过去曾认为是由各地气候不同造成的,但很多方面很难自圆其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家的研究认为,人类刚迁离非洲时,皮肤还是褐色的,后来由于基因突变,才发生各种肤色的差异,而且决定肤色的基因只发生极微小的变异,这些变异经受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的选择,分别保留了不同的肤色。所以根据肤色来区分种族并不是十分科学的。
       智人婚配已脱离乱婚,进入血族群婚阶段。由于此种婚配方式也就形成了氏族制度。恩格斯曾说:“劳动愈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愈少,从而社会的财富愈受到限制,社会制度就愈是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中国从原始人群到氏族社会的转变大约经历了数万年,以后又经数万年开始进入母系社会。这可能是因为当时人口稀少,缺乏劳动力,而妇女对生育起重要作用,被尊为氏族的组织者。
       中国山顶洞人的社会,大体可代表最初的氏族社会,当时人群按性别、年龄而有不固定的简单分工,共同劳动所得产品共同消费,由于生产力低下,只能勉强维持生活。氏族内部不婚,婚配要在不同氏族间进行。这种异氏族婚配制度在中国开始较早,后来发展成“同姓不婚”的信条。而西欧则可能在较长时期内容许近亲婚配。距今6080~5600年的中国仰韶文化与马家窑文化都可反映母系氏族社会的盛况。以后由于男性在生产中起重要作用而由母系社会发展成为父系社会,距今约4275年的龙山文化就是父系氏族社会的产物。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智人#
汉语拼音zhì rén #
别名人类
拉丁文学名Homo sapiens
英文学名Human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58

分布范围

       智人是分布最广泛的陆栖哺乳动物物种,居住在地球上的每个大陆(尽管南极洲没有永久性定居点)。

稀有程度

常见

形态特征

       智人可以通过显著增大的大脑区别于其它活的猿,相对减少了身体大部分的毛发覆盖,有一系列能与惯用的双足动作相适应的骨骼和肌肉,包括失去抓握能力的脚部结构。是陆地两足动物,游泳和潜水的能力有限,必须后天学习。在身体尺寸和比例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变化,并且色素沉着,其中一些可能与智人所处的广泛环境有关。在体型上表现出中等程度的性二态性。 

       按照生理、心理的变化阶段规律,人可分为: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

婴儿期
       指从出生到满1岁以前的一段时期。是小儿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婴儿是指1周岁以内的孩子。婴儿在这个阶段生长发育特别迅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

幼儿期
       从1岁开始至满3岁称为幼儿期,这一时期是儿童智力的发展非常迅速的时期,是孩子的特殊才能开始表现的时期,也是个性、品质开始形成的时期。幼儿期个性的形成是以后个性发展的重要基础。
 
童年期
       从幼儿期结束到入小学前,即3~7岁,是学龄期。从入小学到青春发育开始,一般指7到12岁,也包括人生自胎儿期至青春期的阶段。
 
青春期少年
       指以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第二性征发育为标志的初次有繁殖能力的时期,在人类及高等灵长类以雌性第一次月经出现为标志;泛指青春期的年龄。青春期是指由儿童逐渐发育成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青春期是人体迅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的高峰。

成年期
       一般是指个体从24、25岁起到60岁的时期。通常人们又把这一时期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成年前期,从24、25岁到40岁;成年后期40~60岁。成年期身心发展变化的特点是比较平稳,不像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或老年期那么显著和剧烈。这一时期相当于生理学上的成熟期。成年期是先前各阶段发展结果集中表现的时期,也直接影响到老年期的心理。
 
老年期
       人生过程的最后阶段。特点是身体各器官组织出现明显的退行性变化,心理方面也发生相应改变,衰老现象逐渐明显。由于各种变化包括衰老是循序渐进的,人生各时期很难截然划分。衰老与一般健康水平有关,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人,衰老进度也不同。多数人的衰老变化在40岁左右逐渐发展,60岁左右开始显著。因此,从医学、生物学的角度,规定60岁或65岁以后为老年期,其中80岁以后属高龄,90岁以后为长寿期。
       人是群居结社的动物。居家结社是来自人性的需求。不结社,人就不能成为社会人。真正的文明是平等的个体之间的自愿联合。对于结社自由与人类文明及其未来的相关性,法国历史学家、政治家托克维尔说道:“在规制人类社会的一切法则中,有一条法则似乎是最正确和最明晰的。这就是:要是人类打算文明下去或走向文明,那就要使结社的艺术随着身分平等的扩大而正比地发展和完善。”结社是社会中最常见的现象。人每天都生活在各种社团当中。只要法律许可,只要有结社自由,无论在小事上,还是在大事上,公民们都会自愿地缔结社团。

习性

       智人是机会主义的杂食动物,在提取、生产、加工和保存食物方面表现出卓越的独创性。智人是唯一可以控制或开火的物种,所有已知的现存智人群体都在进行烹饪。饮食的区域差异受特定环境中的可获得性,文化传统如食物偏好和避免以及遗传因素的影响。乳糖酶的持久性允许一些智人在一生中消费牛奶和乳制品,这是最近对乳制品消费的适应性调整,这只会在具有奶牛养殖传统的智人中发挥作用。

繁殖方式

       智人能够全年繁殖。雌雄异体,体内受精,胎生,妊娠期平均为40周。通常有一个后代产出,虽然双胞胎偶尔出现,但很少有多胞胎出生。分娩间隔,出生体重,断奶时间,独立性和性成熟度都随着母亲和年轻人的营养状况而大不相同,并且受到文化习俗的影响。

生长环境

       智人可以在各种各样的栖息地中找到,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这归功于他们利用技术来适应和修改栖息地的能力。 
0相关评论

物种图集
特征图集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