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名称 个人中心 退出登陆
植物界  下级分类
植物界  分类信息
分类名称 植物界
汉语拼音 zhí wù jiè
别 名
拉丁文学名 Plantae
英文学名 plant kingdom
图集

物种图集

特征图集

简介        植物界(plant kingdom)为生物的一界。在不同的生物分界系统中,植物的概念及其所包括的类群也不一样,如将生物分为植物和动物两界时,植物界包括藻类、地衣、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在五界的系统中,植物界仅包括多细胞的光合自养的类群,而菌类、地衣和单细胞藻类以及原核的蓝藻则不包括在内。(注:天麻、水晶兰等部分腐生植物虽然不能光合作用,属于异养生物,但仍属于植物界。)
       植物界和其他生物类群的主要区别是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可以制造有机物;此外,它们绝大多数是固定生活在某一环境,不能自由运动(少部分低等藻类例外),细胞具细胞壁;细胞具全能性,即由1个植物细胞可培养成1个植物体等。
       植物覆盖着地球陆地表面的绝大部分,并且在海洋、湖泊、河流和池塘中也是如此。它们的大小、寿命差异很大,从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藻类到海洋中的巨藻和陆地上庞大的、寿过几千年的“世界爷”(北美红杉)都是植物。植物在自然界生物圈中的各种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中几乎都是唯一的初级生产者。植物和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每种植物在不同国家,甚或同一国家不同地区往往有不同名称,一般将同一国家或同一语言范围内都知晓的名称称为俗名;仅在国内某一地区或更小范围内知之所指的名称称为土名.如马铃薯(中国),Potato(英美), καρтοφеτιъ(前苏联)是同一植物不同地区的俗名,而洋山芋(南京),洋芋(陕西,甘肃等),山药蛋(内蒙古)等称谓称为土名.当然,俗名与土名之间有时也无严格界限,如土豆.这是"同物异名"的例子."同名异物"的现象也很多,例如,叫白头翁的植物多达16种,叫拉拉秧的植物也有10余种."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的现象给植物分类研究和利用,特别是国内或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带来诸多不便.为了避免混乱和便于研究,有必要给每一种植物确定一个全世界统一使用的科学名称,即学名.
       植物学名是1867年德堪多(A.P .De Candollo)等创议,以瑞典博物学家林奈(1753年)创立的"双名法"命名的.后经多次国际植物学会议讨论修订而成为必须共同遵守的国际植物命名法规.规定的双名法是用两个拉丁文单词给植物命名,第一个单词是属名,为名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单词是种加词,一般为形容词,全部字母要小写.一个完整的拉丁文学名还要在双名的后面附上命名人的姓氏缩写,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例如马铃薯的学名为Solanum tuberosum L.,其后面的"L."是命名人林奈(Linnaeus)的缩写,只有林奈可以用一个字母。如果是亚种,变种或变型,命名时要在其种名后加上亚种(subspecies),变种(variety)或变型(form)的缩写(subsp.),(var.)或(f.),然后再加上亚种,变种或变型加词,最后仍要有命名人的姓氏或其缩写.如糯稻是稻的一个变种,其学名是:Oryza sativa L. var.glutinosa Matsum..


分类目录
分类系统 四域系统
真核生物域
植物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