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名称 个人中心 退出登陆
nán yáng shān

南洋杉编辑

        南洋杉是南洋杉科、南洋杉属的常绿乔木。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南洋杉
汉语拼音nán yáng shān
别名猴子杉、肯氏南洋杉、细叶南洋杉
拉丁文学名Araucaria cunninghamii
拉丁文异名Eutassa cunninghamii

分布范围

        国内产地:我国广州、海南岛、厦门等地有栽培,作庭园树,生长快,已开花结实;长江以北有盆栽;

        国外分布:原产大洋洲东南沿海地区;

形态特征

        识别要点:在花卉市场中作盆景栽培较多,常误称“异叶南洋杉”。成株树冠卵形,小枝密生。幼时叶粉绿色,开展,尖锐扎手。
        生活型: 乔木,在原产地高达70米,胸径1米以上;树皮灰褐色或暗灰色,粗糙,横裂;大枝平展或斜展,幼树树冠尖塔形,老则平顶;
        株:在原产地高达70米,胸径1米以上;
        茎:树皮灰褐色或暗灰色,粗糙,横裂;
        枝:大枝平展或斜伸,幼树冠尖塔形,老则成平顶状,侧生小枝密生,下垂,近羽状排列;
        叶:叶二型:幼树和侧枝的叶排列疏松,开展,钻状、针状、镰状或三角状,长7-17毫米,基部宽约2.5毫米,微弯,微具四棱或上(腹)面的棱脊不明显,上面有多数气孔线,下面气孔线不整齐或近于无气孔线,上部渐窄,先端具渐尖或微急尖的尖头;大树及花果枝上之叶排列紧密而叠盖,斜上伸展,微向上弯,卵形,三角状卵形或三角状,无明显的背脊或下面有纵脊,长6-10毫米,宽约4毫米,基部宽,上部渐窄或微圆,先端尖或钝,中脉明显或不明显,上面灰绿色,有白粉,有多数气孔线,下面绿色,仅中下部有不整齐的疏生气孔线;
        雄球花:雄球花单生枝顶,圆柱形;
        果:球果卵形或椭圆形,长6-10厘米,径4.5-7.5厘米;苞鳞楔状倒卵形,两侧具薄翅,先端宽厚,具锐脊,中央有急尖的长尾状尖头,尖头显著的向后反曲;舌状种鳞的先端薄,不肥厚;
        种子:种子椭圆形,两侧具结合而生的薄翅。

识别特征

        识别要点:在花卉市场中作盆景栽培较多,常误称“异叶南洋杉”。成株树冠卵形,小枝密生。幼时叶粉绿色,开展,尖锐扎手。
        株:在原产地高达70米,胸径1米以上;
        茎:树皮灰褐色或暗灰色,粗糙,横裂;
        枝:大枝平展或斜伸,幼树冠尖塔形,老则成平顶状,侧生小枝密生,下垂,近羽状排列;
        叶:叶二型:幼树和侧枝的叶排列疏松,开展,钻状、针状、镰状或三角状,长7-17毫米,基部宽约2.5毫米,微弯,微具四棱或上(腹)面的棱脊不明显,上面有多数气孔线,下面气孔线不整齐或近于无气孔线,上部渐窄,先端具渐尖或微急尖的尖头;大树及花果枝上之叶排列紧密而叠盖,斜上伸展,微向上弯,卵形,三角状卵形或三角状,无明显的背脊或下面有纵脊,长6-10毫米,宽约4毫米,基部宽,上部渐窄或微圆,先端尖或钝,中脉明显或不明显,上面灰绿色,有白粉,有多数气孔线,下面绿色,仅中下部有不整齐的疏生气孔线;
        雄球花:雄球花单生枝顶,圆柱形;
        果:球果卵形或椭圆形,长6-10厘米,径4.5-7.5厘米;苞鳞楔状倒卵形,两侧具薄翅,先端宽厚,具锐脊,中央有急尖的长尾状尖头,尖头显著的向后反曲;舌状种鳞的先端薄,不肥厚;
        种子:种子椭圆形,两侧具结合而生的薄翅。

经济价值

        木材可供建筑、器具、家具等用。多栽培作盆栽植物观赏。
0相关评论

物种图集
特征图集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