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名称 个人中心 退出登陆
gài bān dòu yú

盖斑斗鱼编辑

       盖斑斗鱼是丝足鲈科、斗鱼亚科、斗鱼属的小型鱼类。
        盖斑斗鱼为继金鱼后第2种被传入西方的中国观赏鱼,也是第1种被带到欧洲并且能够成功进行人工养殖的淡水热带鱼,于1869年由法国领事从宁波寄往巴黎。

野生中国斗鱼有四种:
       1.普通叉尾斗鱼,简称:普叉 (中国斗鱼、天堂鱼、唐金皮、丝线拖、旁皮闪) Macropodus opercularis(L.), 1758 - 广布于华南(包括香港)、台湾、越南等地区
       2.圆尾斗鱼(中国斗鱼) Macropodus ocellatus Cantor, 1842 - 分布于华北(上海及长江以北省区)
       3.越南黑叉尾斗鱼(越黑) Macropodus spechti Schreitmuller, 1936- 分布于越南、广西边境。
       4.香港黑叉尾斗鱼Macropodus hongkongensis Freyhof & Herder, 2002 - 分布于香港、福建、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盖斑斗鱼
汉语拼音gài bān dòu yú
别名叉尾斗鱼、天堂鱼、中国斗鱼、兔子鱼
土名【潮汕地区:沙漭;打铁借(饶平);鳑鲏舌(普宁);缤边婆(汕尾)】、【福建:三斑(泉州);呯朋(龙岩);中斑(南安、丰州);中般(漳州);鳑鲏罗(闽西);叮斑仔(石狮);三般(婆子)(龙岩、漳平)】、【广东:塘翻皮、花手巾、黄金皮(广州);频频屁(阳江);鳑鲏、鳑鲏省、鳑鲏婆、鳑鲏妹(河源);鳑菩萨、旁皮罗(梅州);鳑鲏婆(惠州);阿婆谢、菩萨谢(信宜);大头妹(电白、博贺);金瓦片、金片(珠海);琳琳笔、敢笔(江门)】、【广西:婆煞婢、菩萨魔、菩萨蕾、菩萨鱼(北海);菩萨鱼(南宁);老康鱼(柳州)】 【河北廊坊:小布鱼(圆尾)】、【江西修水:蓑衣鱼、蓑鳅、花鱼】、【浙江:花面巾、花手帕、花皮里单(椒江)】、【四川泸州:烧火皮】、【重庆:火烧泡】、【贵州六盘水:小野鱼】、【河南郑州:圆尾斗鱼、懊糟鱼、狐臭鱼】
拉丁文学名Macropodus opercularis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58

分布范围

       原产于中国南部、海南岛、中南半岛及台湾。

形态特征

       体略呈长卵形而侧扁;
       头部中大,吻短;
       口小,开于吻端上位;口斜裂;下颌突出;上下颌均有细小之颌齿。
       雄鱼体色鲜艳呈橘红色,体侧具9~10条蓝青色横带;特征是鳃盖上具一黑圆斑,腹鳍的第一根鳍条延长为丝状。雌鱼体较灰绿。

习性

       喜欢栖息于水生植物较多的平原缓流区或湖沼区;在低溶氧时,能吞入气泡到消化腔中进行呼吸。杂食性,以浮游动物、水栖昆虫及藻类为主。5~7月为繁殖期,雄鱼此时具领域性,在水草区的水面制造气泡,引诱雌鱼将卵产於气泡中。

繁殖方式

       盖斑斗鱼的雄鱼与雌鱼的交配繁殖期在每年3月到10月间,发情的成年斗鱼一年约可交配1~4次。这时的成年雄性斗鱼会出现性征变化,背鳍、腹鳍、尾鳍会一直延长至体长的一倍左右,身上的鳞片也会发出红、蓝相间的闪闪光泽。母鱼则是因为抱卵而腹部鼓大。在繁殖期间,雄盖斑斗鱼会为了抢地盘、争领域而变的凶猛出现明显斗性,往往会与靠近的雄鱼打的很激烈甚至重伤、死亡。雄盖斑斗鱼在发情时会在水面上吐泡泡筑成“泡巢”,供雌斗鱼在交配时产卵用。交配时雄鱼以身体环抱雌鱼,轻压刺激雌鱼腹部使雌鱼排卵后,雄鱼会同时射精使卵受精。排卵后雌鱼会呈现短暂的昏迷状态,此时雄鱼会将卵一一衔至泡巢上固定,雌鱼清醒后亦会帮忙。此交配动作会重复数十次直到雌鱼卵排完。总共可产出约数百颗卵。一旦交配完成,雄盖斑斗鱼会负责守护泡巢上的受精卵及不断的补强泡巢,并驱逐其他接近的斗鱼,其中也包括原本负责交配产卵的雌斗鱼。
       盖斑斗鱼受精卵约两天时间便能孵出幼鱼,视气温而定。刚孵出两三天的幼鱼还无法平游,以体内的卵黄囊维生。可平游后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为主食。雄鱼会持续照顾仔鱼直到仔鱼可自行游开觅食。成长快速,约半年即可发育成熟。

生长环境

       盖斑斗鱼主要栖息于池塘、沼泽地带、稻田等水流和缓的地区。群居于水草覆盖区,以浮游动物、水生昆虫、蚊虫为食。
       最佳生长的水温范围约为摄氏20度~27度,但是在摄氏4度~38度的水温中依然可存活。
       适合生活的pH值在6.0~8.0。
0相关评论

物种图集
特征图集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