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名称 个人中心 退出登陆
yì mǔ cǎo

益母草编辑

       益母草是唇形科、益母草属的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益母草
汉语拼音yì mǔ cǎo
别名益母夏枯、森蒂、野麻、灯笼草、地母草、玉米草、黄木草、红梗玉米膏、大样益母草、假青麻草、益母艾、地落艾、艾草、红花艾、红艾、红花外一丹草、臭艾花、燕艾、臭艾、红花益母草、爱母草、三角小胡麻、坤草、鸭母草、云母草、野天麻、鸡母草、野故草、六角天麻、溪麻、野芝麻、铁麻干、童子益母草、益母花、九重楼、益母蒿、蛰麻菜
拉丁文学名Leonurus japonicus
命名者及年代Houttuyn,1778

分布范围

       国内产地:全国各地;

       国外分布:俄罗斯、朝鲜、日本、热带亚洲、非洲、以及美洲各地;

益处

       根、茎、花、叶、果实,皆可入药。广泛用于治妇女闭经、痛经、月经不调、产后出血过多、恶露不尽、产后子宫收缩不全、胎动不安、子宫脱垂及赤白带下等症。

毒性

       有小毒。

形态特征

       生活型: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有于其上密生须根的主根;
       茎:茎直立,通常高30-120厘米,钝四棱形,微具槽,有倒向糙伏毛,在节及棱上尤为密集,在基部有时近于无毛,多分枝,或仅于茎中部以上有能育的小枝条;

       花:叶轮廓变化很大,茎下部叶轮廓为卵形,基部宽楔形,掌状3裂,裂片呈长圆状菱形至卵圆形,通常长2.5-6厘米,宽1.5-4厘米,裂片上再分裂,上面绿色,有糙伏毛,叶脉稍下陷,下面淡绿色,被疏柔毛及腺点,叶脉突出,叶柄纤细,长2-3厘米,由于叶基下延而在上部略具翅,腹面具槽,背面圆形,被糙伏毛;茎中部叶轮廓为菱形,较小,通常分裂成3个或偶有多个长圆状线形的裂片,基部狭楔形,叶柄长0.5-2厘米;花序最上部的苞叶近于无柄,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3-12厘米,宽2-8毫米,全缘或具稀少牙齿;轮伞花序腋生,具8-15花

       果: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长2.5毫米,顶端截平而略宽大,基部楔形,淡褐色,光滑;

识别特征

       茎:茎直立,通常高30-120厘米,钝四棱形,微具槽,有倒向糙伏毛,在节及棱上尤为密集,在基部有时近于无毛,多分枝,或仅于茎中部以上有能育的小枝条;
       花:叶轮廓变化很大,茎下部叶轮廓为卵形,基部宽楔形,掌状3裂,裂片呈长圆状菱形至卵圆形,通常长2.5-6厘米,宽1.5-4厘米,裂片上再分裂,上面绿色,有糙伏毛,叶脉稍下陷,下面淡绿色,被疏柔毛及腺点,叶脉突出,叶柄纤细,长2-3厘米,由于叶基下延而在上部略具翅,腹面具槽,背面圆形,被糙伏毛;茎中部叶轮廓为菱形,较小,通常分裂成3个或偶有多个长圆状线形的裂片,基部狭楔形,叶柄长0.5-2厘米;花序最上部的苞叶近于无柄,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3-12厘米,宽2-8毫米,全缘或具稀少牙齿;轮伞花序腋生,具8-15花
       果: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长2.5毫米,顶端截平而略宽大,基部楔形,淡褐色,光滑;

习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海拔在1000米以下的地区适宜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
       花期通常在6-9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多种生境,尤以阳处为多,海拔可高达3400米。

化学成分

全草含益母草碱(leonuri-ne),水苏碱(stachydrine),前西班牙夏罗草酮(prehis-panolone),西班牙夏罗草酮(hispanolone),鼬瓣花二萜(gale-opsin),前益母草二萜(preleohrin)及益母草二萜(leohete-rin)。

药用价值

       益母草入药,有效成分为益母草素(Leonurin),内服可使血管扩张而使血压下降,并有颉抗肾上腺素的作用,可治动脉硬化性和神经性的高血压,又能增加子宫运动的频度,为产后促进子宫收缩药,并对长期子宫出血而引起衰弱者有效,故广泛用于治妇女闭经、痛经、月经不调、产后出血过多、恶露不尽、产后子宫收缩不全、胎动不安、子宫脱垂及赤白带下等症。据中国国内报道近年来益母草用于肾炎水肿、尿血、便血、牙龈肿痛、乳腺炎、丹毒、痈肿疔疮均有效。
       嫩苗入药称童子益母草,功用同益母草,并有补血作用。
       花:治贫血体弱。
       果实(茺蔚子):有利尿、治眼疾之效,亦可用于治肾炎水肿及子宫脱垂。

温馨提示:
       同种中药在不同药典记载的药性不尽相同是因:主张不一、运用不一;
       究其原因有:因地而异或因医而异。

人工繁殖

繁殖方法
       一般多采用种子直播繁殖,种子可于秋季从野外采集,干燥保存到翌年春分至芒种时节。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选择向阳、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地块。播种前,深翻25-30厘米,亩施堆肥或厩肥2000千克,翻入土中,耙细整平,平地做1.3米宽的高畦或平畦,坡地可不开畦。四周开好排水沟,以利排水。

播种定苗
       种子繁殖方法有直播和育苗移栽。生产上多用直播,由于育苗移栽生长不良,且费工多,一般不采用。
       播种时间:冬性栽培品种于秋季9-10月播种,春性栽培品种秋播时间与冬性益母草相同;春播于2月下旬至3月下旬为宜;夏播为6月下旬至7月。收获,1000米以下地区,可一年两熟,即秋、春播种者于6-7月收获,随即整地播种,即可于当年10-11月收获。
       播种方法:生产上多采用点播和条播。播种前将种子用火灰或细土拌匀,再适量用人、畜粪水拌湿,称为“种子灰”,以便播种。点播按25厘米×23厘米开穴,穴深3-5厘米,每穴施入人、畜粪水0.5-1千克,将种子灰播入穴内,尽量使种子灰散开,不能丢成一团。播后不另覆土。点播亩用种子300-400克。条播者按行距25厘米开5厘米深的播种沟,播幅10厘米,沟中施入人、畜粪水,将种子灰均匀地播入沟内,不另覆土。条播亩用种子500克。秋播15天左右出苗,春播15-20天出苗,夏播5-10天出苗。

田间管理
       间苗、补苗:要进行2-3次间苗,在苗高5-7厘米时开始进行,间去弱苗、过密苗;苗高15-17厘米时定苗,点播者每穴留苗2-3株;条播者按株距10厘米,错株留苗。定苗时如有缺窝、缺株,应随即补植。生产实践证明,益母草每亩基本苗3万-4万株产量最高。
       中耕除草:适时中耕除草,使地面疏松、无杂草。通常进行3-4次。种植密度大,中耕宜浅,除草宜勤。
       施肥: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肥料以氮肥为主,有机肥为好。每次每亩施人畜粪水1000-1500千克,饼肥50千克,尿素3-5千克。幼苗期可适量减少尿素用量或不施用,以免“烧苗”。
       排灌:应及时浇灌,以免干旱枯苗;雨后及时疏沟排水,以免苗溺死或黄化。

留种技术
       种子充分成熟后,单独收获。因成熟种子易脱落,于田间初步脱粒后,再运回晒干脱粒,除去杂质,贮藏备用。

采收加工
       商品规格益母草以茎细嫩、叶多、色灰绿、带有紫红色花者为佳。茺蔚子以粒大、饱满者为佳。
       采收采收全草以花开2/3时采收为宜。选晴天,用镰刀齐地割下地上部分,运回加工。采收种子(茺蔚子)以全株花谢、下部果实成熟时采收。采收时割去益母草的地上部分,去除枯叶杂质,洗净泥土,及时晒干或烘干;不可堆积,以免发酵叶片变黄。拣去杂质,稍回润后切段,晒干即成药材益母草。种子(茺蔚子):成熟的益母草种子易脱落,可在田间初步脱粒后,小心将带果实植株堆放3-4天,于晒场上晒干脱粒,除去杂质即可。
       贮藏干品益母草稍放置回润后,打捆包装,置通风干燥处。

病害防治

病虫防治
       益母草在生长中期内易发生白粉病和锈病。食用栽培的植株不宜过多使用化学药剂,应以防为主,或采用天然的植物制剂进行防治,如可用大蒜的浸出液防治白粉病,用烟草的浸出液杀灭地老虎等。观赏栽培的植株发生白粉病,可用50%可湿性多菌灵粉剂500-800倍液喷雾,锈病可用97%敌锈钠2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虫害主要为地老虎、蚜虫;地老虎为害幼苗,可用90%敌百虫原药1500倍液进行灌浇毒杀。蚜虫危害植株,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雾。
0相关评论

物种图集
特征图集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