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名称 个人中心 退出登陆
jiǎ mǎ biān

假马鞭编辑

       假马鞭是马鞭草科、假马鞭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假马鞭
汉语拼音jiǎ mǎ biān
别名蛇尾草、蓝草、大种马鞭草、大蓝草、玉龙鞭、倒团蛇、假败酱、铁马鞭
土名【广东西南、西部:马鞭草】、【潮汕地区:蛇尾草、万灵草、蛇尾草(汕头、澄海、潮安、陆丰)、万灵草、玉龙鞭、假马鞭、蛇舌草(南澳)、狮边草、兰花狮边草(潮安)、万能草、山白菜、白菜(潮阳)、万能草(陆丰)】、【海口:铁索草】、【广州:玉朗鞭】、【福建:玉龙鞭】
拉丁文学名Stachytarpheta jamaicensis
命名者及年代(L.) Vahl.,1805

分布范围

       国内产地:分布于福建、台湾、香港、海南、澳门、广东、广西和云南南部等;

       国外分布:原产于中美洲、南美洲,东南亚广泛有分布,后引入并归化于热带亚洲、非洲,并出现在琉球群岛和夏威夷群岛。;

益处

       全草可入药,有清热解毒、消炎退肿、利水通淋的功效。

危害

       假马鞭已经占领了中国惠州稔平半岛路边、荒地等处,所到之处其他低矮草本植物常逐渐被排斥,入侵后常常形成单优群丛,减少了生境生物的多样性。调查中还发现,大部分假马鞭植株在12月时进入结实期,但仍能看到苗期和开花期的植株,说明该草发生时间长,种子为相继成熟型,散落地上的种子遇适宜条件当年即可萌发,并能较快形成植株,进入下一轮生育期。假马鞭的病虫害很少,仅发现有少量植株受霜霉病危害,但都只是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没有发现受病虫危害死亡的植株。有研究表明,假马鞭是粉虱传双生病毒的寄主。假马鞭在其原产地就是杂草,生长于人为干扰的区域,如路旁、住宅旁等,也在荒地牧场中生长。许多外来入侵杂草具有化感作用,对其他杂草和作物都有化感抑制作用,且繁殖速度快,对土壤肥力吸收能力强,入侵后给农田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远大于一些常见的农田杂草。鉴于假马鞭草在惠州稔平半岛路边形成单优群落,该草入侵后会给当地农业、林业、畜牧业及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

形态特征

       生活型:多年生粗壮草本或亚灌木状;
       株:高达2米;

       枝:幼枝稍四棱,疏被短毛;

       叶: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4-8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楔形,具粗齿,两面疏被短毛,侧脉3-5对;叶柄长1-3厘米;

       花:穗状花序顶生,长11-29厘米,花单生苞腋,一半嵌生于花序轴M穴,螺旋状着生;苞片具芒尖;花萼筒状,膜质;花冠深蓝紫色,长0.7-1.2厘米,5裂,裂片平展;雄蕊2,花丝短,花药极叉开;花柱伸出;

       果:蒴果包于宿萼内;

识别特征

       株:高达2米;
       枝:幼枝稍四棱,疏被短毛;
       叶: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4-8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楔形,具粗齿,两面疏被短毛,侧脉3-5对;叶柄长1-3厘米;
       花:穗状花序顶生,长11-29厘米,花单生苞腋,一半嵌生于花序轴M穴,螺旋状着生;苞片具芒尖;花萼筒状,膜质;花冠深蓝紫色,长0.7-1.2厘米,5裂,裂片平展;雄蕊2,花丝短,花药极叉开;花柱伸出;
       果:蒴果包于宿萼内;

习性

       性喜高温、湿润、向阳至荫蔽之地,生长适宜温度22-32℃,日照50-100%。生性强健粗放,成长快速,耐热、极耐旱、耐瘠。
       物候期:花期8月,果期9-12月;

生长环境

       常生长在海拔300-580米的山谷阴湿处草丛中。

药用价值

       全草药用,有清热解毒、消炎退肿、利水通淋的功效,可治尿路结石、尿路感染、风湿筋骨痛、喉炎、急性结膜炎、痈疖肿痛等症(《海南植物志》)。兽药治牛猪疮疖肿毒、喘咳下痢(《云南植物志》)。
       主治:淋病、白浊、风湿痺痛、结膜炎、喉炎、跌打瘀肿、痈疖等。

温馨提示:
       同种中药在不同药典记载的药性不尽相同是因:主张不一、运用不一;
       究其原因有:因地而异或因医而异。

人工繁殖

栽培技术
       栽培介质以腐殖土或沙质壤土为佳。春季至秋季每2-3个月施肥1次。花后剪除干枯的花茎;春季修剪整枝,植株老化需重剪或强剪。
0相关评论

物种图集
特征图集
成长图集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