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名称 个人中心 退出登陆
hóng sāng

红桑编辑

       红桑是大戟科、铁苋菜属的常绿灌木。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红桑
汉语拼音hóng sāng
别名绿桑
土名【潮汕地区:腊里叶】
拉丁文学名Acalypha wilkesiana
命名者及年代Muell. Arg.,1866

分布范围

       国内产地:现广泛栽培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为庭园赏叶植物;我国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的公园和庭园有栽培;

       国外分布:原产于太平洋岛屿(波利尼西亚或斐济)。

形态特征

       生活型:灌木,
       株:高1-4米;嫩枝被短毛。
       叶:叶纸质,阔卵形,古铜绿色或浅红色,常有不规则的红色或紫色斑块,长10-18厘米,宽6-12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钝,边缘具粗圆锯齿,下面沿叶脉具疏毛;基出脉3-5条;叶柄长2-3厘米,具疏毛;托叶狭三角形,长约8毫米,基部宽2-3毫米,具短毛。
       花:雌雄同株,通常雌雄花异序,雄花序长10-20厘米,各部均被微柔毛,苞片卵形,长约1毫米,苞腋具雄花9-17朵,排成团伞花序;雌花序长5-10厘米,花序梗长约2厘米,雌花苞片阔卵形,长5毫米,宽约8毫米具粗齿7-11枚,苞腋具雌花1 (-2)朵;花梗无;雄花
       果:蒴果直径约4毫米,具3个分果爿,疏生具基的长毛;
       种子:种子球形,直径约2毫米平滑。

识别特征

       识别要点:本种与台湾铁苋菜的区别:叶古桐绿或淡红色,有不规则红或紫色斑块;雌花苞片卵形,长约8毫米,花柱长6-7毫米。
       株:高1-4米;嫩枝被短毛。
       叶:叶纸质,阔卵形,古铜绿色或浅红色,常有不规则的红色或紫色斑块,长10-18厘米,宽6-12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钝,边缘具粗圆锯齿,下面沿叶脉具疏毛;基出脉3-5条;叶柄长2-3厘米,具疏毛;托叶狭三角形,长约8毫米,基部宽2-3毫米,具短毛。
       花:雌雄同株,通常雌雄花异序,雄花序长10-20厘米,各部均被微柔毛,苞片卵形,长约1毫米,苞腋具雄花9-17朵,排成团伞花序;雌花序长5-10厘米,花序梗长约2厘米,雌花苞片阔卵形,长5毫米,宽约8毫米具粗齿7-11枚,苞腋具雌花1 (-2)朵;花梗无;雄花
       果:蒴果直径约4毫米,具3个分果爿,疏生具基的长毛;
       种子:种子球形,直径约2毫米平滑。

经济价值

       红桑是赏叶植物,可做为庭园植物栽培。 红桑植株低矮,叶色美丽、品种繁多,在华南是优良的绿篱和基础种植材料,也可丛植、孤植于灌木丛中或草地、林缘、路边。并适合与其他种类搭配,在大片草地上布置模纹图案,夏季在阳光照耀下分外美丽。长江流域及北方可盆栽。

人工繁殖

繁殖方法
       红桑花后难以结成种子,以扦插繁殖为主。
       扦插:春末秋初,用当年生枝条进行嫩枝扦插,或于早春用去年生的枝条进行硬枝扦插。扦插基质选用中粗河沙或新鲜黄泥,河沙在使用前要用清水冲洗几次。嫩枝扦插时,在春末至早秋植株生长旺盛时,选用当年生粗壮枝条作为插穗。枝条剪下后,选取壮实的部位,剪成长8-10厘米的段,每段要带3个以上的叶节,如果叶片过大可剪去1/2或留顶部2-3片小叶,以减少叶面水分蒸发。硬枝扦插时,在早春气温回升后,选取上一年的健壮枝条做插穗。每段插穗通常保留3-4个节,剪取插穗时需注意,上方剪口在最上一个叶节的上方大约0.5厘米处平剪,下方的剪口在最下面的叶节下方大约为0.5-1厘米处斜剪,剪口要平整,刀要锋利,待切口的乳汁晾干后插入沙床。

插后管理:
       水分:扦插前要把苗床浇湿,以免损伤插条,扦插深度有1个节入土即可。插后要及时浇透水,使插条与土壤密合,以后正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每天喷1-2次,看土壤干湿而定。每次喷雾大约1-2分钟即可,或每天喷1次。
       温度:插穗生根最适温度为25-30℃,插后约25-30天左右生根,40-50天左右可移栽上盆。如温度低于20℃,插穗生根困难、缓慢,发根会推迟7-10天。如低于15℃,插条易腐烂。若高于30℃,插穗上、下两个剪口易受病菌侵染而腐烂,且温度越高,发生腐烂的概率越大。扦插后遇低温时,应用薄膜把用来扦插的花盆或苗床包起来,扦插后温度太高,需给插穗遮阴,同时进行喷雾,每天2-3次。晴天温度越高,喷雾次数越多,阴雨天温度越低,喷雾次数则少或不喷。
       湿度:扦插后必须保持空气相对湿度75-85%。遮阴的条件下给插穗进行喷雾,每天2-3次。
       光照:扦插后光照遮掉70-80%,待根系长出后,再逐步移去遮阳网,晴天时每天下午4时左右除去遮阳网,第二天上午9时左右前再盖上。上盆管理:当扦插苗根系长到3-5厘米,并发出新芽即可移植上盆。口径为21厘米的盆,每盆种1株。上盆后需及时浇透定根水,使小苗与介质结合,种后遮盖3-5天。因移植时根部损伤,为调节体内水分平衡,减少蒸发,需要对苗木进行摘心。

栽培技术
       摘心整型:为促使植株矮化、丰满,需要进行反复摘心处理。一般在幼苗长到高12-15厘米时进行第1次摘心,第2次摘心则待芽长至5-7厘米时可把顶芽摘掉,如此反复几次,可形成丰满的树冠。红桑生长快,耐修剪,盆栽植株过高,1年可进行多次修剪,第1次修剪结合早春换盆同时结合整型修剪,去除枯枝、弱枝、病虫枝和密枝。
       浇水:一般阴雨天要少浇或不浇,夏、秋季气温高蒸发量大时要多浇,反之则少浇。平时注意盆内有无积水。冬季温度较低,植株处于休眠状态,应控制浇水,以保持盆土湿润状态为宜。如冬季浇水过多,会造成叶片大量脱落。
施肥:对于盆栽植株,除在上盆时添加钙、镁,磷拌腐熟饼肥做基肥外,生长期每个月施肥1-2次,氮肥比例增加,能促进颜色美观。对于地栽植株,春、夏两季根据干旱情况,施用2-4次肥水,先在根颈部以外60-100厘米开1圈小沟,植株越大,则离根颈部越远,沟宽、深度为20厘米。沟内撒施有机肥再覆土,然后浇透水。入冬后开春前,按上述方法再施肥1次,但不要浇水。冬季休眠期做好控肥工作或停止施肥。
0相关评论

物种图集
特征图集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