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名称 个人中心 退出登陆
hǎi bīn mù bā jǐ

海滨木巴戟编辑

       海滨木巴戟(学名:Morinda citrifolia L.)是茜草科、巴戟天属的灌木至小乔木,高可达5米;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海滨木巴戟
汉语拼音hǎi bīn mù bā jǐ
别名海巴戟天、海巴戟、橘叶巴戟、檄树、诺丽果
拉丁文学名Morinda citrifolia
命名者及年代L.,1753

分布范围

国内产地:台湾、海南岛及西沙群岛等地;

国外分布:印度和斯里兰卡,经中南半岛,南至澳大利亚北部,东至波利尼西亚等广大地区及其海岛;

益处

果实可吃,树干通直,树冠幽雅,在东南亚常种于庭园。根、茎可提取橙黄色染料。皮含袖木醒二酚(Soranjidiol)、巴戟醌 (Morindone),印度尼西亚民间作药用。

形态特征

生活型:灌木至小乔木, 高1-5米; 茎直, 枝近四棱柱形;
叶:叶交互对生, 长圆形、椭圆形或卵圆形,长12-25厘米,两端渐尖或急尖,通常具光泽,无毛,全缘;叶脉两面凸起,中脉上面中央具一凹槽,侧脉每侧6(-5或7)条,下面脉腋密被短束毛;叶柄长5-20毫米;托叶生叶柄间,每侧1枚,宽,上部扩大呈半圆形,全缘,无毛;
花:头状花序每隔一节一个,与叶对生,具长约1-1.5厘米的花序梗;花多数,无梗;萼管彼此间多少粘合,萼檐近截平;花冠白色,漏斗形,长约1.5厘米,喉部密被长柔毛,顶部5裂,裂片卵状披针形,长约6毫米;雄蕊5,罕4或6,着生花冠喉部,花丝长约3毫米,花药内向,上半部露出冠口,线形,背面中部着生,长约3毫米,二室,纵裂;花柱约与冠管等长,由下向上稍扩大,顶二裂,裂片线形,略叉开,子房4室,有时有1-2室不育,每室具胚珠1颗,胚珠略扁,其形状随着生部位不同而各异,通常圆形,长圆形或椭圆形,或其他形,横生,下垂或不下
果:果柄长约2厘米;聚花核果浆果状,卵形,幼时绿色,熟时白色约如初生鸡蛋大,径约2.5厘米,每核果具分核4(-2或3),分核倒卵形,稍内弯,坚纸质,具二室,上侧室大而空,下侧室狭,具1种子;种子小,扁,长圆形,下部有翅;胚直,胚根下位,子叶长圆形;胚乳丰富,质脆;

习性

物候期:花果期全年;
0相关评论

特征图集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