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名称 个人中心 退出登陆
tiān hú suī

天胡荽编辑

       天胡荽是五加科、天胡荽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有特殊香味。
       天胡荽在传统的植物分类学中属于伞形目、伞形科、天胡荽亚科、天胡荽属,但各种研究表明天胡荽亚科具有多源性,而天胡萎属则更接近于五加科。在主要基于分子建立的植物分类系统APGIII(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III)中,天胡荽植物属已经被划为五加科下。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天胡荽
汉语拼音tiān hú suī
别名满天星、圆地炮、龙灯碗、小叶铜钱草、细叶钱凿口、鹅不食草、石胡荽
土名【潮汕地区:铺地锦】、【广东梅县:细叶钱凿口】、【广东徐闻:龙灯碗】、【广东大埔:圆地炮】、【安徽休宁:小叶铜钱草】、【四川峨眉:满天星】
拉丁文学名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

分布范围

      国内产地: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台湾,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国外分布:朝鲜、日本、东南亚至印度;


益处

       全草可入药,具有清热利尿、解毒消肿、化痰止咳、祛风等功效,被广泛用于医治黄疸型肝炎、晚期肝炎、肝硬化腹水、急性肾炎、百日咳、胆尿路结石、泌尿系统感染、伤风感冒、咽喉炎、扁桃体炎、结膜炎、丹毒、目翳、脚癣、带状疱疹、湿疹、衄血、风火赤眼、蛇缠疮等。

毒性

       无毒。

形态特征

       草本;
       根:莲匍匐、铺地,节生根;

       茎:茎细长而匍匐,平铺地上成片,节上生根;

       叶:叶片膜质至草质,圆形或肾圆形,长0.5-1.5厘米,宽0.8-2.5厘米,基部心形,两耳有时相接,不分裂或5-7裂,裂片阔倒卵形,边缘有钝齿,表面光滑,背面脉上疏被粗伏毛,有时两面光滑或密被柔毛;叶柄长0.7-9厘米,无毛或顶端有毛;托叶略呈半圆形,薄膜质,全缘或稍有浅裂;

       花:伞形花序与叶对生,单生于节上;花序梗纤细,长0.5-3.5厘米,短于叶柄1-3.5倍;小总苞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1.5毫米,膜质,有黄色透明腺点,背部有1条不明显的脉;小伞形花序有花5-18,花无柄或有极短的柄,花瓣卵形,长约1.2毫米,绿白色,有腺点;花丝与花瓣同长或稍超出,花药卵形;花柱长0.6-1毫米;
       果:果实略呈心形,长1-1.4毫米,宽1.2-2毫米,两侧扁压,中棱在果熟时极为隆起,幼时表面草黄色,成熟时有紫色斑点。

识别特征

       根:莲匍匐、铺地,节生根;
       茎:茎细长而匍匐,平铺地上成片,节上生根;
       叶:叶片膜质至草质,圆形或肾圆形,长0.5-1.5厘米,宽0.8-2.5厘米,基部心形,两耳有时相接,不分裂或5-7裂,裂片阔倒卵形,边缘有钝齿,表面光滑,背面脉上疏被粗伏毛,有时两面光滑或密被柔毛;叶柄长0.7-9厘米,无毛或顶端有毛;托叶略呈半圆形,薄膜质,全缘或稍有浅裂;
       花:花无梗或梗极短;花瓣绿白色,卵形,长约1.2毫米;花丝与花瓣等长或稍长;花柱长约1毫米;
       果:果实略呈心形,长1-1.4毫米,宽1.2-2毫米,两侧扁压,中棱在果熟时极为隆起,幼时表面草黄色,成熟时有紫色斑点;

习性

       喜潮湿、耐水渍,而怕干旱,当土壤含水量低于8.89%时,几乎全部枯死;耐荫蔽,也耐一定的光照,但不耐暴晒;喜沃土而畏贫瘠,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疏松湿润并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中长势良好;耐酸土而怕盐碱,适应的土壤pH范围为4.0-7.5,对盐碱土十分敏感。
       花果期4-9月。

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根茎繁殖。

生长环境

       通常生长在海拔100-3000米之间湿润的草地、田埂、河沟边及林下。较耐寒亦耐高温,在-5℃-35℃可正常生长

药用价值

       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黄疸,痢疾,水肿,淋症,目翳,喉肿,痈肿疮毒,带状疱疹,跌打损伤。

温馨提示:
       同种中药在不同药典记载的药性不尽相同是因:主张不一、运用不一;
       究其原因有:因地而异或因医而异。
 

经济价值

园林价值
       天胡荽形态美、易于繁殖与管理,是一种优良的园艺植物。作为一种耐阴耐湿性均较强的植物,天胡荽茎匍匐生长,又稍耐践踏,用其作草坪致密性较好,可栽植在阴凉环境下作封闭型草坪或作地被植物。因其叶绿、形似铜钱,还可盆栽用于观赏。

生态价值
       天胡荽浸提液对油菜田杂草马齿苋、早熟禾的种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利用其化感作用,对田间耐旱型杂草进行生态防控。此外,天胡荽对重金属镉有较好的吸收作用,具有应用于镉污染区进行生态修复的利用潜力。

历史记载

【民间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在云南文山某地,有一寨主因为湿热下注、气血凝滞而导致皮肉腐烂,造成下肢慢性溃疡,遍寻名医都无法根治。后有一游方女郎中来到山寨附近,听闻这一病例便主动送药送医。但她提出一个要求,让山寨主给她建一教苑,用于教当地少数民族女人种植草药与织布织锦。山寨主被疾病缠得痛苦不堪,见女郎中不为自己谋求金银珠宝却讨要建教苑,这是为了造福当地,遂欣然答应。后来,女郎中挖来铺地锦草,洗净捣烂和着冰片让山寨主连着外敷数天,病情日见好转。女郎中又命人取来赤小豆,与鲜铺地锦一起煮水至熟烂无汤,加适量蜂蜜,让山寨主吃熟烂的赤小豆,双管齐下促其尽快痊愈。山寨主病愈之后也兑现了承诺,给女郎中建教苑并让寨中女人跟着她学织布织锦。后来,在女郎中的草药园中,这种原先用来为山寨主治病的铺地锦草药被广泛种植,女郎中教当地女人学织的锦缎也灿若地锦。由于女郎中一直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及家乡,人们便以铺地锦命名草药,并尊称女郎中为“锦娘”。

病害防治

       天胡荽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并不多,为害也不甚严重,生产上发生的病虫害主要有叶甲类、叶枯病、白粉病等。在注意搞好田园卫生、加强栽培管理、注意合理轮作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谨慎用药,将病虫害防治在初始阶段,便可控制其发生为害。叶枯病、白粉病可用代森锌、多菌灵、百菌清、唑酮等对水喷雾防治;叶甲类可在成虫发生期、始盛期选用敌百虫、敌敌畏、马拉硫磷、灭蝇胺等对水喷杀,在幼虫发生期用马拉硫磷、鱼藤精对水或用茶籽饼、烟茎300-375千克/公顷捣碎后用开水浸泡10-12小时,再对以适量水浇施根际处防治。为保证优良品种,化学农药必须在采收前的20-30天停止使用。
0相关评论

物种图集
特征图集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