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名称 个人中心 退出登陆
招潮蟹属  下级分类
招潮蟹属  分类信息
分类名称 招潮蟹属
汉语拼音 zhāo cháo xiè shǔ
别 名 小提琴手蟹属
拉丁文学名 Uce
英文学名 Fiddler Crabs
命名者及年代 Leach, 1814
图集

物种图集

特征图集

简介        招潮蟹(拉丁学名:Uca;英文名称:Fiddler Crab)最大的特征是雄蟹具有一对大小悬殊的螯,摆在前胸的大螯像是武士的盾牌。它会做出舞动大螯的动作,这个被称为“招潮”的动作,目的是威吓敌人或是求偶。此外,该蟹还有一对火柴棒般突出的眼睛,非常特别。它们取食藻类,能吞食泥沙以摄取其中的有机物,将不可食的部分吐出。
分布范围        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亚热带的潮间带,是暖水性具群集性的蟹类。中国招潮蟹属约有10余种,常见种有:弧边招潮蟹、凹指招潮蟹、清白招潮蟹及环纹招潮蟹等,分布于沿海各省及海南、台湾等省。在温、热带海湾数量很多。北美的常见种如好斗招潮蟹、信使招潮蟹和红节招潮蟹,见于北大西洋沿岸的新英格兰到墨西哥湾沿岸各州。

       招潮蟹随着潮水的涨落安排自己的生活节奏,可谓潮退而出,潮涨而归。除此以外,它们还能准确无误的日夜变色。每一天,招潮蟹的体色都会随白天黑夜交替变化。每当夜晚,其体色变浅,白天则深而鲜艳。体色对比最明显的时间,恰恰是比前一天推迟50分钟的时刻,这也与每天海水的涨落潮时间吻合。这种极富规律的生活节奏显然是生物钟控制的结果,是该物种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得来的。
       招潮蟹的生物钟现象,吸引了不少生物学家的关注。美国科学把招潮蟹移置到没有昼夜之分和海潮涨落的暗室里,经过几个星期观察和记录后发现,招潮蟹的体色变化规律仍然和在海滩上一样。这一实验表明,即使在没有昼夜变化和潮夕现象的条件下,招潮蟹的生活还是照样追随生物钟的节奏。科学家们进而又把招潮蟹放在黑暗的容器中,由美国东海岸运到西海岸,安置在新的时区里。结果,招潮蟹还是很快地适应了新环境,并按新的时区来安排自己的生活。科学家通过实验揭示了一些招潮蟹的秘密,但仍有更多的秘密待于今后进一步探索。
习性        雄蟹具有在涨潮时舞动大螯的标志性动作,这一动作蕴含着多种意义:如示警作用,如果一只雄蟹走近别家地盘,“地主”便会摇动大螯,作为警告信号;或者也会用大螯在自己的甲壳或淤泥地面上拍打,通过声音发出警告。另如,大鳌有时也是求爱工具,有某几种招潮蟹更利用这种拍击声吸引雌蟹进洞。如果两只雄蟹争夺地盘或异性,大螯便成为有力的搏斗武器。首先,雄蟹将其向着对方屈曲和伸展数次,随后半曲着螯突然逼近对方,双方大螯交接,互相摩擦着的下半部边缘立刻以掌节扣紧。此时搏斗变成角力,直至一方将另一方从地上扯起,扔到一旁,才分出胜负。
       招潮蟹靠视觉和听觉接受通讯、联络、警告的信号,实现社会性聚集行为。营穴居生活,洞穴是此类蟹生活的中心,在洞穴里既可以避免水陆各类捕食者的侵袭,又可以避免潮水浸淹或太阳直射。
       该蟹用小螯刮取淤泥土表面的小颗粒送进嘴巴,这些小颗粒含有很多的碎屑、藻类、细菌、以及其它的微生物,送入口中后,即被体内吸收。口中有一个特别的器官,可以将食物分类和过滤,不能利用的残渣再由小螯取出置于地面,集中形成人们所看到的小土球,称之为“拟粪”,有别于真正通过消化道从肛门排出的粪便。
       蟹类的挖掘行为显著改变了微地形和土壤理化性质(渗透性、土壤硬度等)。蟹洞增加了土壤表面积,促进土壤氧化,土壤、营养的垂直运输和水、气循环。此外,蟹洞密集区(蟹床)也是有机碎屑的大面积停留区,能够富集含有机质的细粒。
       在澳大利亚东北沿海的沙滩上栖息着数量众多的招潮蟹,这些看似平常的节肢动物却有着惊人的数学计算能力。招潮蟹的活动始终以它的洞穴为中心,当它爬出洞穴到外边行走时,常常将它的洞穴作为参照物。然而,洞穴附近经常淤积起一些潮水退去后形成的沙堆,招潮蟹会因视线被挡而看不见自己的洞穴。招潮蟹回巢时不会像其他动物那样寻找路径上的标记,而是依赖于它大脑中天生具有的数学计算能力。招潮蟹每走一步,都会重新计算洞穴的位置、所走的步数和这些步子的方位。通过精准的洞穴定位,才不会在逃避敌害或是涨潮时忙中生乱,进错家门。
生长环境        招潮蟹栖居在盐和苦咸水的海滩,在泥泞的领域生存,营穴居生活,并常有专一的洞穴,但常每隔几天即会更换。掘穴的深度与地下水位有关,穴深可达30公分,一般洞底需抵达潮湿的泥土处。许多雄蟹还建造一个半圆伞形的盖,盖于洞口。招潮蟹的活动随潮水的涨落有一定的规律,高潮时则停于洞底,退潮后则到海滩上活动、取食、修补洞穴,最后则占领洞穴,准备交配。
繁殖方式        在交配时节,成熟的雄蟹会在洞口附近挥舞大螯作各种炫耀表演,当雌蟹走近时,雄蟹的大螯会愈挥愈快,如果求偶成功,雌性则追随雄性进入洞穴进行交配。在夜间,雄性常用大螯有节奏的轻叩地面,以招引雌性。
形态特征        招潮蟹(Uca)是101种蟹类动物的统称。头胸是甲梯形。前宽后窄,额窄,眼眶宽,有一对火柴棒般突出的眼睛,眼柄细长。在觅食时,两只眼睛高高竖起,观察周围动静。一旦发现情况,就迅速撤离。雄蟹的最大特征就是大小悬殊的一对螯,大的那只称交配螯,颜色鲜艳,有特别的图案。重量几乎为身体的一半,长度为该蟹甲壳直径的三倍以上;小螯极小,用以取食,称取食螯,用以刮取淤泥表面富含藻类和其他有机物的小颗粒送进嘴巴。如果雄体不幸失去大螯,原处会长出一个小螯,原来的小螯则取而代之长成大螯,发挥相同的功能。雌蟹的大小和形状跟雄蟹差不多,但两螯均相当小,且对称,指节匙形,均为取食螯。雄的颜色较雌体鲜明,颜色包括珊瑚红、艳绿、金黄和淡蓝色。
分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