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名称 个人中心 退出登陆
jí tuō zhú sūn

棘托竹荪编辑

       1986年在会同县境内发现竹荪新种后,该会对新种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氨基酸含量等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研究,并于1988年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臧穆研究员鉴定命名为棘托竹荪(DictyophoraechinovolvataZang,ZhengetHw),关于该新种的报告发表在美国出版的《真菌分类学报》(“MYCOTAXON”)1988年第33卷上(P145~148)。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棘托竹荪
汉语拼音jí tuō zhú sūn
拉丁文学名Dictyophora echino-volvata

分布范围

       江苏、浙江、湖南、安徽、云南、四川,广东、台、港、海南、西藏。

形态特征

       子实体较小,其形态近似长裙竹荪。菌盖近钟形,高2.5-3.5cm,宽2.5-3cm,薄而脆,具网格,有一层褐青色粘液即孢体。菌裙白色,长,网格呈多角形。菌柄较长,海绵质 ,白色 ,长9-15cm,粗2-3cm。 菌托白色或浅灰色,后期渐呈褐色或稍深,具柔软的刺状突起,初白色后失水或光照而色变深,其下面有无数须根状菌索,伤处不变色 。初期托包裹时呈球形或卵圆形,直径2-3cm。担子圆筒形或棒状,6-8μm×2.5-3.5μm,具4-6个小梗。孢子无色透明,呈椭圆形,3.5-4μm×2-2.3μm。

生长环境

        生长期6-9月,以7-8月为生长高峰。生于竹及其混交林中,以半腐朽的竹木等废料为基物。
0相关评论

物种图集
特征图集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