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名称 个人中心 退出登陆
shǔ qǔ cǎo

鼠曲草编辑

       鼠曲草是菊科、鼠曲草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鼠曲草
汉语拼音shǔ qǔ cǎo
别名鼠粬草、田艾、清明菜、拟鼠麹草、鼠麴草、秋拟鼠麹草
土名【潮汕地区:鼠麴草、鼠壳草、鼠粬草、白头翁、鼠壳棉、土白头翁、小白头翁、白花山薯壳、细米白花药丸草头、山薯壳棉(潮安)、清明菜、棉絮头(南澳)、酒曲绒、鼠粬、小白头翁(潮阳)、鼠壳(饶平)、白头翁(上饶、三饶、浮山)】、【湛江:大叶毛水曲】、【海南:佛耳草】、【莆田、福州:黄花曲草】、【福州:波波菜】、【福建:棉花菜】
拉丁文学名Gnaphalium affine
命名者及年代D. Don,1825

分布范围

       国内产地:除东北外遍布全国,也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及印度;

       国外分布: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中南半岛及印度;

益处

       鼠曲草的茎和叶皆可入药,具有化痰止咳、祛风除湿、解毒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防病祛病的中药方剂中。

毒性

       无毒。

形态特征

       生活型:白色绒毛;
       茎:茎直立或基部有匍匐或斜上分枝,被白色厚棉毛;

       叶:叶无柄,匙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匙形互生,长5-7厘米,宽11-14毫米,上部叶长15-20毫米,宽2-5毫米,基部渐狭,稍下延,顶端圆,具刺尖头,两面被白色棉毛,上面常较薄,叶脉1条,在下面不明显;

       花:头状花序径2-3毫米,近无时过境迁,在枝顶密集成伞房状,花黄或淡黄色;总苞钟形,径2-3毫米,总苞片2-3层,金黄或柠檬,黄色,膜质,有光泽,外层倒卵形或匙状倒卵形,背面基部被棉毛,内层长匙形,背面无毛;

       果:瘦果倒卵形或倒卵状圆柱形,长约0.5毫米,有乳突;冠毛粗糙,污白色,易脱落,基部联合成2束;

识别特征

       茎:茎直立或基部有匍匐或斜上分枝,被白色厚棉毛;
       叶:叶无柄,匙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匙形互生,长5-7厘米,宽11-14毫米,上部叶长15-20毫米,宽2-5毫米,基部渐狭,稍下延,顶端圆,具刺尖头,两面被白色棉毛,上面常较薄,叶脉1条,在下面不明显;
       花:头状花序径2-3毫米,近无时过境迁,在枝顶密集成伞房状,花黄或淡黄色;总苞钟形,径2-3毫米,总苞片2-3层,金黄或柠檬,黄色,膜质,有光泽,外层倒卵形或匙状倒卵形,背面基部被棉毛,内层长匙形,背面无毛;
       果:瘦果倒卵形或倒卵状圆柱形,长约0.5毫米,有乳突;冠毛粗糙,污白色,易脱落,基部联合成2束;

习性

       花期1-4月,8-11月;

生长环境

       生于低海拔干地或湿润草地上,尤以稻田最常见。

药用价值

       茎叶入药,为镇咳、祛痰、治气喘和支气管炎以及非传染性溃疡、创伤之寻常用药,内服还有降血压疗效。

温馨提示:
       同种中药在不同药典记载的药性不尽相同是因:主张不一、运用不一,究其原因有:因地而异、或因医而异。

历史记载

【相关传说】
       相传南宋末年,由于元兵入侵潮汕,烽烟四起,民不聊生,人们为求生存,只得忍着饥寒啃草根、吃野菜。人们在吃野菜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叫做“鼠曲草”的野菜,它不仅可以吃,还没有毒性与副作用,而且香味浓郁,还可以开胃止咳。后来,人们便用鼠曲草取汁混合糯米磨碾成浆,然后以浆为粿胚加料做成粢壳粿。
       其实,粢壳粿的由来不独传说有,史料也有记载。南朝宋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写道:“三月二日,取鼠曲菜汁作羹,以密和粉,谓之龙舌,以厌时气。”可见这种防病食俗自南北朝时就已有之,后来随中原移民南迁而传入潮汕。因气候的不同,潮汕人吃鼠壳粿的时间一般在端午节或者春节至元宵之间,家家户户都会忙着做鼠壳粿祭祖。

相关文化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鼠麴草之所以得名,“鼠”字是因为它的叶片从形状到毛茸茸的特征,都和老鼠的耳朵相似,因此这种草还有个别名叫“鼠耳”;至于“麴”,本意就是用粮食酿酒时所用的酒曲,鼠麴草花的黄色和酒曲类似,所以民间干脆也把这种植物称为“米麴”。总之,鼠麴草从命名开始,就和餐饮有所关联。
       在潮汕,人们用鼠麴草来做成一种特色美食:鼠壳粿。
       在粤西地区,鼠麴草被叫作田艾,当地在过年期间经常用田艾为原料做一种传统小吃——田艾籺。
       在日本,鼠麴草是著名的“春之七草”之一。“春之七草”包括芹菜、荠菜、鼠麴草、繁缕、佛座、芜菁和萝卜。这原本是我国古时候的传统,南北朝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中就有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

人工繁殖

繁殖方法
       土壤选择: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湿润、有机质丰富、排灌方便、保水保肥力良好的壤土施基肥。播种前深翻坑土,每亩施入腐熟的人畜粪1000千克。作宽为1.5米的高厢,沟深20-25厘米。整细耙平后即可播种。
       播种时间:鼠曲草种子易萌发,但发芽率低,适宜发芽温度为15℃,15-20℃时发芽最快,生产上宜春播。春播时间从2月下旬至4月中旬,也可反季节大棚种植。
       播种:鼠曲草栽培对土壤的适应范围广,光照要求不严格,较耐弱光,在较高的温度和短习照条件下抽薹开花。鼠曲草植株小,生长期短,可与其他蔬菜间、套作,条播种量0.5-1千克/亩,条播行距10厘米。播种时种子与细沙混合。以保证播种均匀,播后覆土1厘米,经常喷水保持土壤湿润。春季选晴天播种,播后用薄膜覆盖,出苗后,适当控水,保持适宜的温度,促使幼苗健壮生长。

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播种后至幼苗出土前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播种后6-7天即可齐苗,当幼苗长到2-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撒播的以3-6厘米见方留壮苗,及时拔除杂草。供给充足的水分,保持土壤湿润,但水分也不能过多。否则影响生长发育而减产。追肥以腐熟的入畜粪水为主,配施适量氮肥,降低硝酸盐含量。苗高10厘米左右时追第1次肥,以后每茬采收后及时浇水、施肥,并定期锄草。
       采收:鼠曲草在食用时主要是取其嫩茎,植株长到20厘米左右时,即可采收上市。如作1年生栽培,除留部分成株采种外,其余可采收整株幼苗(包括根系),这样食用风味和保健效果更好。
0相关评论

物种图集
特征图集
成长图集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