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名称 个人中心 退出登陆
jīn sī cǎo

金丝草编辑

       金丝草是禾本科、金发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金丝草
汉语拼音jīn sī cǎo
别名笔须草、猪毛草、贴壁竹、马尾丝、马鞍草、金发草、竹篱草、笔仔草、小金发草、水路草、吉祥草、笔尾草、猫尾草、必子草、笔子草、黄毛草、金发毛、金丝茅、兔茅草、竹篙草、牛母草、竹蒿草、猫毛草、猫茅草
土名【潮汕地区:猫毛草、搭壁竹(潮安、潮州、南澳、澄海)、墙头竹(普宁、蹬海)、后坎草(揭阳、南澳、蹬海)、狐狸尾(潮安、潮州)、笔修草(饶平)、马尾丝(揭阳)】、【广州:黄毛草】
拉丁文学名Pogonatherum crinitum
命名者及年代(Thunb.) Kunth,1833

分布范围

       国内产地: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湖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诸省区;

       国外分布:日本、中南半岛、印度等地;

益处

       药用:在民间常被用作清热解毒、消炎消肿的中草药。
       饲用:是牛马羊喜食的优良牧草。
       经济:金丝草的植株可用作扫把,也是草制品加工主要的原料。

毒性

       无毒。

形态特征

       生活型:秆丛生,直立或基部稍倾斜;
       株:高10-30厘米,径0.5-0.8毫米,具纵条纹,粗糙,通常3-7节,少可在10节以上,节上被白色髯毛,少分枝;

       叶:叶鞘短于或长于节间,向上部渐狭,稍不抱茎,边缘薄纸质,除鞘口或边缘被细毛外,余均无毛,有时下部的叶鞘被短毛;叶舌短,纤毛状;叶片线形,扁平,稀内卷或对折,长1.5-5厘米,宽1-4毫米,顶端渐尖,基部为叶鞘顶宽的1/3,两面均被微毛而粗糙;

       花:穗形总状花序单生于秆顶,长1.5-3厘米(芒除外),宽约1毫米,细弱而微弯曲,乳黄色;总状花序轴节间与小穗柄均压扁,长为无柄小穗的1/3-2/3,两侧具长短不一的纤毛;无柄小穗长不及2毫米,含1两性花,基盘的毛长约与小穗等长或稍长;第一颖背腹扁平,长约1.5毫米,先端截平,具流苏状纤毛,具不明显或明显的2脉,背面稍粗糙;第二颖与小穗等长,稍长于第一颖,舟形,具1脉而呈脊,沿脊粗糙,先端2裂,裂缘有纤毛,脉延伸成弯曲的芒,芒金黄色,长15-18毫米,粗糙;第一小花完全退化或仅存一外稃;第二小花外稃稍短于第一颖,先端2裂,裂片为稃体长的1/3,裂齿间伸出细弱而弯曲的芒,芒长18-24毫米,稍糙;内稃宽卵形,短于外稃,具2脉;雄蕊1枚,花药细小,长约1毫米;花柱自基部分离为2枚;柱头帚刷状,长约1毫米;
       果:颖果卵状长圆形,长约0.8毫米。有柄小穗与无柄小穗同形同性,但较小。

识别特征

       株:高10-30厘米,径0.5-0.8毫米,具纵条纹,粗糙,通常3-7节,少可在10节以上,节上被白色髯毛,少分枝;
       叶:叶鞘短于或长于节间,向上部渐狭,稍不抱茎,边缘薄纸质,除鞘口或边缘被细毛外,余均无毛,有时下部的叶鞘被短毛;叶舌短,纤毛状;叶片线形,扁平,稀内卷或对折,长1.5-5厘米,宽1-4毫米,顶端渐尖,基部为叶鞘顶宽的1/3,两面均被微毛而粗糙;
       花:穗形总状花序单生于秆顶,长1.5-3厘米(芒除外),宽约1毫米,细弱而微弯曲,乳黄色;总状花序轴节间与小穗柄均压扁,长为无柄小穗的1/3-2/3,两侧具长短不一的纤毛;无柄小穗长不及2毫米,含1两性花,基盘的毛长约与小穗等长或稍长;第一颖背腹扁平,长约1.5毫米,先端截平,具流苏状纤毛,具不明显或明显的2脉,背面稍粗糙;第二颖与小穗等长,稍长于第一颖,舟形,具1脉而呈脊,沿脊粗糙,先端2裂,裂缘有纤毛,脉延伸成弯曲的芒,芒金黄色,长15-18毫米,粗糙;第一小花完全退化或仅存一外稃;第二小花外稃稍短于第一颖,先端2裂,裂片为稃体长的1/3,裂齿间伸出细弱而弯曲的芒,芒长18-24毫米,稍糙;内稃宽卵形,短于外稃,具2脉;雄蕊1枚,花药细小,长约1毫米;花柱自基部分离为2枚;柱头帚刷状,长约1毫米;
       果:颖果卵状长圆形,长约0.8毫米。有柄小穗与无柄小穗同形同性,但较小。

习性

       花果期5-9月。

生长环境

       生于亚热带温带海拔2000米以下的田硬、山边、路旁、河、溪边、石缝瘠土或灌木下阴湿地。向阳,喜流动水体。

药用价值

       植物全株入药,有清凉散热,解毒、利尿通淋之药效。民间用其可治吐血、咳血、衄血、血崩等症,还可避瘴气、解瘴气,解诸药毒,对尿路感染、肾炎、水肿、糖尿病、黄胆型肝炎、感冒高热也有疗效。

       【性味】 甘、淡,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暑,利尿。用于感冒高热,中暑,尿路感染,肾炎水肿,黄疸型肝炎,糖尿病,小儿久热不退。
       【用法用量】 0.5~1两。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温馨提示:
       同种中药在不同药典记载的药性不尽相同是因:主张不一、运用不一;
       究其原因有:因地而异或因医而异。
 

经济价值

       饲用:是牛马羊喜食的优良牧草。
       经济:金丝草的植株可用作扫把,也是草制品加工主要的原料。

人工繁殖

繁殖方法
       选择土层较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壤土或紫砂土,向阳排溉方便的田块,深耕细作,每667平方米大田需留足苗床20-30平方米。播种期在清明至谷雨期间,苗龄25-30天。也可采用小拱棚育苗,播种提前至3月中下旬,每667平方米用种量50-100克,按畦定量播种。播后用少量细土或腐熟猪(牛)粪盖种,然后用切碎的稻草覆盖。床土应保持湿润。出苗后5-10天开始间苗,间去弱苗、病苗,10天后开始定苗,每平方米苗床定苗60-80株。定苗后和移栽前7天各施追肥1次,以人粪尿或尿素兑水浇施,浓度人粪尿20-30%或尿素0.3-0.5%。移栽前一天傍晚,将苗床浇透水,以利拔苗带土。

栽培技术
       整地作畦:选择肥沃的砂壤土、紫砂土或土层深厚的水稻土,排水方便的田块。要求深翻、细整、施足基肥,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1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尿素25千克。翻耕后,拉浅起沟作畦,畦宽100厘米、沟宽30厘米、沟深30厘米。
       适时定植:当苗龄25-30天,苗高20-25厘米,颈粗0.5厘米以上时,及时定植,一般在5月上旬至中旬。密度丘陵山地70厘米×65厘米,水稻田80厘米×70厘米,宜选雨后或阴天定植。大田移栽后约15天进行中耕除草,人工拔除金丝草根际杂草。
       肥水管理:移栽后早施追肥,原则为前轻,中重,后补。一般追肥3次,每隔30天施1次。第1次每667平方米施人粪尿250千克,加水浇施。第2次施尿素2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氯化钾15千克。第3次施尿素10千克,过磷酸钙10千克。
       采收贮藏:金丝草采收时间为9月下旬至10月下旬,留种田在10月下旬。选晴好天气及时采收,采后连晒4-5天即可脱叶,脱叶后再晒1-2天,然后打细捆,堆贮于干燥仓房内加工或出售。

病害防治

       出苗后5-10天要防止立枯病、炭疽病和蚜虫的发生。
       病害:金丝草主要病害为炭疽病,梅雨季节发生较重,可用70%甲基托布津700倍或炭特灵1000倍或75%百菌清600倍喷雾。
       害虫:主要是草螟,可用锐劲特1500倍或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或50%杀螟松1000倍,在5月上旬、6月上旬、7月中旬、8月中下旬共施药4次。如发现蚜虫可用10%蚍虫灵2000倍或抗蚜威乳油1000倍防治。
0相关评论

物种图集
特征图集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