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名称 个人中心 退出登陆
luò yǔ shān

落羽杉编辑

       落羽杉(学名:Taxodium distichum (L.) Rich.)是柏科、落羽杉属的落叶大乔木。
       落羽杉叶在小枝上排列呈羽毛状,色翠绿,冬季连同小枝一齐脱落,因而得名。
       落羽杉树高可达25至50米。在幼龄至中龄阶段(50年生以下)树干圆满通直,圆锥形或伞状卵形树冠,50年以上有些植株会逐渐形成不规则宽大树冠。

       落羽杉的树形优美,羽毛状的叶丛秀丽,入秋后树叶变为铜锈色,是良好的秋色观叶树种,常栽种于湖边、河岸、水网地区。落羽杉树形高大,枝叶浓密繁茂,干形通直,木材重,纹理直,结构较粗,硬度适中,耐腐力强,可作建筑、电杆、家具、造船等用,是中国重要的用材树种。落羽杉的种子是鸟雀、松鼠等野生动物喜食的饲料,因此对维护自然保护区生物链、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均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落羽杉
汉语拼音luò yǔ shān
别名落羽松
拉丁文学名Taxodium distichum
命名者及年代(L.) Rich.

分布范围

       原产北美东南部,北自马里兰州,南到佛罗里达州,西到得克萨斯州的南大西洋比河沿岸,极大部分分布于沿河沼泽地和每年有8个月浸水的河漫滩地;

       国内产地:广州、杭州、上海、南京、武汉、庐山及河南鸡公山等地引种栽培。

益处

       木材重,纹理直,结构较粗,硬度适中,耐腐力强。可作建筑、电杆、家具、造船等用。我国江南低湿地区已用之造林或栽培作庭园树。

形态特征

       生活型: 落叶乔木;
       株:在原产地高达50米,胸径2米;

       茎:树干尖削度大,基部通常膨大,具膝状呼吸根;树皮棕色,裂成长条片;

       枝:一年生小枝褐色,侧生短枝2列;

       叶:叶线形,长1-1.5厘米,排成羽状2列;



       果:球果径约2.5厘米,具短柄,熟时淡褐黄色,被白粉;

       种子:种子长1.2-1.8厘米,褐色;

识别特征

       株:在原产地高达50米,胸径2米;
       茎:树干尖削度大,基部通常膨大,具膝状呼吸根;树皮棕色,裂成长条片;
       枝:一年生小枝褐色,侧生短枝2列;
       叶:叶线形,长1-1.5厘米,排成羽状2列;
       果:球果径约2.5厘米,具短柄,熟时淡褐黄色,被白粉;
       种子:种子长1.2-1.8厘米,褐色;

习性

       物候期:花期3月,球果10月成熟;
       落羽杉为高大乔木,强阳性树种,适应性强,能耐低温、干旱、涝渍和土壤瘠薄,耐水湿,抗污染,抗台风,且病虫害少,生长快。其树形优美,羽毛状的叶丛极为秀丽,入秋后树叶变为古铜色,是良好的秋色观叶树种。常栽种于平原地区及湖边、河岸、水网地区。

生长环境

       耐水湿,能排水不良的沼泽地上;

经济价值

观赏
       其枝叶茂盛,秋季落叶较迟,冠形雄伟秀丽,是优美的庭园、道路绿化树种。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可做工业用树林和生态保护林。

经济
       其种子是鸟雀、松鼠等野生动物喜食的饲料,因此对加强森林公园、维护自然保护区生物链,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等均起到很好的作用。落羽杉木材材质轻软,纹理细致,易于加工,耐腐朽,可作建筑、杆、船舶、家具等用材。

人工繁殖

繁殖方式
播种
       落羽杉的繁殖以播种为主,首先要进行种子处理。应在12月至次年1月获得净种后,立即将种子放在湿沙层里,置于5℃的冷库或冰箱中;或用湿沙与种子混合(沙和种子的比例约为8:1),装入塑料袋中,放入地窖或室外背阴处。定期检查沙是否失水干燥,如干燥(沙色发白)时应浇水保湿。大约80天后种子可吸足水分。
       然后在翌年春季3月中、下旬至4月初播种最为理想。当年苗木高可达0.8米-1.0米,地径可达1.0厘米左右,可供应第二年春季造林及培育大苗的需要。
       其种子具有坚硬的外壳,吸水困难,内含抑制性物质,所以发芽慢,持续时间长,有时达80天以上,如春季播种到夏季才出苗,严重影响成苗和苗木生长,故应在秋冬季采集种子,经处理得到净种子后,于12月进行湿沙层积,在催芽90天后播种。播种落羽杉时,选择肥沃、湿润的微酸性沙壤土做床条播,行距为20厘米,每亩播种量8-10公斤。播后常规管理,一年生苗高达60-80厘米时即可出圃定植。

扦插
       于夏、秋季采集10-15厘米长的当年生浅褐色、发育充实的半木质枝条,用浓度为50毫克/升的萘乙酸液处理6小时,或其他促生根激素快浸3秒钟,然后将其扦插于充分冲洗并消毒的细河沙中,以薄膜封闭和遮荫,加强水分管理。夏季扦插当年苗高可达50厘米左右;秋季扦插当年可生根,翌春移栽,继续培育。硬枝扦插可在春季用完全木质化的枝条,剪成长10-12厘米的插穗,用100-150毫克/升的萘乙酸处理24小时,插于壤土苗床中,每亩扦插3.5-5万株,加强管理,当年秋季苗高达50-60厘米即可出圃栽植。

栽培技术
       6~8月为苗木生长旺盛期。夏秋高温时要加强抗旱,及时浇水,促进苗木生长。一年生苗木高约80-100 厘米。庭园绿化可用二年至三年生的移植苗。移植一般于3月间进行,1-2米高的苗可裸根移植,2米以上的大苗宜带土球。苗木侧根较少,主根长,起苗时需深挖多留根,栽植时应深穴深栽植’对提高幼树成活率和促进生长都有良好效果。
0相关评论

物种图集
特征图集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