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名称 个人中心 退出登陆
海燕科  下级分类
海燕科  分类信息
分类名称 海燕科
汉语拼音 hǎi yàn kē
别 名
拉丁文学名 Hydrobatidae
英文学名 Storm petrels
图集
简介        海燕科(学名:Hydrobatidae)鸟类在分类上隶属于鹱形目,全世界共有7属25种,科以下分为叉尾海燕亚科(Hydrobatinae)和角尾海燕亚科(Oceanitiane),前者分布于北半球海域,后者分布于南半球海域;两者都具有悠久而独立的进化史,它们可能分别在南、北半球进化,后又在热带重合。
       海燕科的鸟类都是一些非常小的海鸟。体长13~26厘米,大小和掠鸟或燕子差不多。也具管状鼻,但鼻管基部融合成一管,鼻孔开口于嘴峰正中央。体羽以深褐色为主,兼有黑色或灰色及白色。第二枚初级飞羽最长。外形似燕,尾叉形。
       分布于除北冰洋外的各大洋。它们和鹱科鸟类一样,主要栖息于海上。食物为小鱼、乌贼、浮游生物及碎鱼。繁殖期到海岸或海岛上成群营巢,巢置于岩石洞穴中,或在松软的地上掘穴为巢,每窝产1枚卵,繁殖期间大多在晚上活动,而且也是以小型海洋动物为食。它们和鹱科的区别除了大小和形态不同外,还在于它们的飞翔方式,它们快速的扇动两翅沿水面飞行,用脚拍水和在水面抓猎食物,也常伴随船只飞行和捕食浮游生物。
       海燕科的英文俗称“storm petrel” 相当有意思。用“storm” 一词来表述其性质可能是源于这类鸟有在船的背风面躲避风暴的习惯;而“petrel” 则可能是“St.Peter” 一词的传讹,即影射其中有几个种类在水上行走的神奇现象,实为这些鸟在觅食时盘旋于水面上,并用脚轻轻拍水而让人产生的一种错觉。
分布范围        除了咸水域和北冰洋外,海燕遍布地球上的各个海洋,在环南极洲的冷水域以及有海洋上升流(如秘鲁外海的洪堡洋流)的区域最集中。但是,有些种类仅出现于食物较少的中部热带洋区,另有少数种类分布很有限,但除此之外,其他种类的分布范围广,迁徙路线长。例如,黄蹼洋海燕在南极繁殖,非繁殖期则飞越印度洋和中太平洋,最后到达北大西洋的格陵兰岛。白腰叉尾海燕则相反,在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水域繁殖,在赤道海域度过北半球的冬季。
       中国有1属2种,分布于黑龙江流域东部和东南沿海及邻近岛屿。
习性        行为:群聚性的鸟类,无论在营巢区或海上,多为小群或松散的群体活动,但也有些种类单独行动。一生都在海上生活,仅在繁殖时回到陆地。除了少数种类会在白天上陆外,大部分种类都在天黑之后才回巢,以减少掠夺者如海鸥、贼鸥、鸦和猛禽等的猎食。常见贴近海面飞行,敏捷如燕,有时双脚沾到水面,似在水上行走。偶尔冲入水中捕食,但很快又从水里跃出。很少停浮在海面上休息。
       食性:口裂小,只能捕食小型鱼类和浮游在海面上的鱿鱼、磷虾等。常以脚溅水或用脚在水上摇晃,捕食受干扰而惊慌的浮游动物和小鱼。有时也会追随渔船、鲸豚群或鱼群,捕食逃窜的小鱼。
       迁徙:有多种不同的迁移模式,有的终年都在营巢区附近活动,有的在南半球繁殖则能跨越赤道,到北纬50度的海域越冬,有的既可在营巢区附近活动,也会做长距离的迁移。
鸣声:一些种类在繁殖群居地会发出咕噜声和咯咯声。
生长环境        栖息于全球的各大洋,除北半球高纬度的极地外,其余海域都可见到它们的踪迹。因是属远洋性的鸟类,大都生活于偏远无人居住的岩崖岛屿。
繁殖方式        群聚繁殖,营巢区由数十对到上万对都有。求偶时会在空中相互追逐,并大声鸣叫。一般性活动如相互理羽、击喙和鸣叫都在巢穴中进行。配偶忠诚度高,离婚事件并不多见。同一对会重复沿用旧巢穴。
       所有海燕都或多或少成群繁殖,这很容易受到食肉动物如鼠类的袭击。因此,它们中的大部分种类选择在没有地面食肉类的孤岛上繁殖。不过,斑腰叉尾海燕却在秘鲁(很可能智利也有)干旱贫瘠的阿塔卡马沙漠中的硝石层洞穴中繁殖,而环叉尾海燕也在这一地区繁殖。不过,环叉尾海燕的繁殖群居地一直没有被发现,它们也许是巢址最不为人所知的海鸟,有可能在通往安第斯山脉的纵深腹地,或者在靠海的崖壁上。除了加岛叉尾海燕,其他所有种类均在夜间来到群居地,在高纬度地区,则为光线最暗的时候。
       海燕配偶在岩石间、树根间或(少数情况下)灌木丛下挑选某个洞穴营巢,配偶关系会从一个繁殖期延续至下一个繁殖期。繁殖行为相当同步,并有季节性。不过热带种类经常会出现延迟现象,以至于一年内各个时期都有繁殖行为。而在加拉帕哥斯群岛上一年会出现2次斑腰叉海燕繁殖期,因为在此繁殖的2个相当独立的斑腰叉海燕种群虽然每年只繁殖1次,但彼此的繁殖时期相差6个月左右。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亚速尔群岛上;2个在体型和遗传方面存在某些差异的斑腰叉尾海燕种群,繁殖的时期也相差6个月。在其他地方,斑腰叉尾海燕则为通常情况下的一年繁殖一次。
       海燕类一窝单卵,卵为白色,有时带斑点,产于地面并孵于地面,亲鸟双方轮流孵卵,各孵1~6天,总共需要40~50天。卵一旦丢失,亲鸟在该繁殖期内基本上不再生产,原因很可能是卵的体积太大(可占雌鸟体重的25%),再产1枚卵需要太多的时间。
       亲鸟给雏鸟喂部分消化的食物与胃油的混合物,雏鸟在59~73天后(7至11星期)于夜间单独离巢飞走。虽然在雏鸟飞羽快长齐时,亲鸟喂食的次数开始减少,但并没有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将雏鸟遗弃。事实上,即便在雏鸟离巢后,亲鸟也会不时回巢穴看看。 [4] 幼鸟一旦离巢成功,在海上生活4至5年至性成熟,才返回营巢区繁殖。
形态特征        小型海鸟,体长13至26厘米。单一鼻管位于上喙,鼻管内部仍分隔。喙细弱,尖端弯钩。嗅觉好,善侦察食物。盐腺发达,眼上方有分泌器官能排出血液中过多的盐分。翼短而宽。脚细弱,足有蹼,不适在陆上行走。飞羽暗色,体羽黑、灰或褐色,腹部为不同程度的白色,有些种类腰及尾上覆羽白色。雌雄鸟同色。
       以白腰叉尾海燕为代表的北部类有2属16种,体羽黑色和白色,大部分有尖尖的翅膀,脚相对较短;觅食颇似燕鸥,从空中猛扑下去在水面啄得食物。以白脸海燕为代表的南部类包括5属9种,体羽色彩多变(一些种类具有数种色形态),圆翅;脚长,经常下垂,因为觅食时会在海面上跳跃或行走。南部类海燕的翅膀进化得更短、更圆,这很可能是为了应对南大洋的狂风。
       大小量度:体长13~26厘米;翼展32~56厘米;体重25~68克。
分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