蚤目(Siphonaptera)是节肢动物门、有颚亚门、六足总纲、昆虫纲、有翅亚纲的一个目。是一类体型侧扁,以吸血为生的全变态昆虫。该目昆虫成虫一般体小(几毫米,个别可达10余毫米),光滑,黄至褐色。体肢着生向后的鬃刺或栉,借以在动物毛羽间向前行进和避免坠落。其针状具刺的口器适于穿刺动物皮肤,以利吸血,甚至起固定于动物皮内的作用。
蚤目昆虫通称跳蚤,体小型,成虫体长1.0-8.0mm,雌性体型大于雄性。体侧扁,无翅。头小,与胸紧密连接。触角粗短,隐藏于头侧的沟内。口器刺吸式,具发达的下颚须及下唇须。无复眼,仅于复眼部位具若干单眼。胸部小,由可活动的3个体节构成。腹部10节,具一对不分节的尾须。成虫体和足具特化的栉和刚毛,以保护节间膜和气门,抓住毛发或羽毛,防止寄主理毛时脱落。足粗壮、特化,适于在寄主的毛发或羽毛间活动,或跳跃到别的寄主上,基节大,跗节5节,具爪。鸟体上的鸟蚤比哺乳类体上的蚤有更多更细长的刚毛。蚤目有雌雄二型现象。此外,雄性第8腹节腹板、第9腹节背板和生殖器高度特化,雌性只有第7腹节腹板显著变形;雄性头背面通常有纵沟(后头沟),头的前方后部分裂呈明显的缝线或沟,雌性头部有或无分裂;雄性触角一般长于雌性。蚤目形态上多样特化,如头、胸和腹栉的形态,外骨骼的骨化程度,刚毛的长度与数量,发育的口器,跗爪,在附器上组合的鬃,气门的特征,发育的复杂生殖器(尤其是雄性)和内部解剖特征的多样性等,均反映其符合各自寄主种类的多样性。
内部解剖特征对蚤目的系统发育研究同样重要。雌蚤具1或2个受精囊,通常认为具2个受精囊代表原始的现象;大多数蚤只有单一的受精囊,但残存着另一个受精囊退化形成的盲管。大多数科具6个直肠垫、1个具刺的前胃和l条腹神经索;但潜蚤科只有2个直肠垫,前胃无刺,神经索移位背部。
完全变态。成虫营寄生生活。卵小,椭圆形,珍珠白色至深褐色或黑色,直径0.5-1.4mm;刚从母体产出时常附有一层胶质;大部分卵产于寄主的栖息地,如窝巢内,或产在寄主逗留处。卵期通常几天。幼虫蛆形,长0.55-10.0mm。头硬化,胸部3节,无附肢,腹部10节。通常有3个龄期,成熟三龄幼虫作一丝网状茧,外表粘附碎屑物。幼虫脱皮变蛹,称为离蛹。
幼虫多营自由生活,生活在寄主的窝内或周围环境中,以动物的血粉、皮屑和排泄物为食。成虫刺入寄主毛细血管或切人组织吸血为食。雌、雄蚤吸血后卵细胞和精子才会发育。雌、雄蚤交配过程复杂:雄虫在雌虫下方,两者同一方向;雌虫基腹板的腹缘镶嵌在雄虫的后头沟内;雄虫触角从两侧扣抱雌虫腹方的基腹板,并用鞭节内侧的小吸盘吸住雌虫;雄虫尾端上翘,利用两侧的抱器紧扣抱住雌虫尾端,可动突和不动突将雌虫的第7腹节腹板扣夹,阳茎端和钩突伸人雌虫的生殖腔,通过阳茎杆输入精子到雌虫受精囊中。
蚤目包含5总科16科:蚤总科Pulicoidea(蚤科);蠕形蚤总科Vermipsylloidea(蠕形蚤科);柔蚤总科Malacopsylloidea(棒角蚤科,柔蚤科);多毛蚤总科Hystrichopsylloidea(切唇蚤科,多毛蚤科,臀蚤科,盔蚤科,栉眼蚤科,柳氏蚤科,奇蚤科);角叶蚤总科Ceratophylloidea(蝠蚤科,钩鬃蚤科,细蚤科,角叶蚤科,剑鬃蚤科)。共计2575种(含亚种),约5%寄生于鸟类,95%寄生于哺乳类,不寄生于两栖类和爬形类。
蚤目或许早在1.4亿年前就随同其寄主哺乳动物出现。然而,已知的化石记录仅有5种,其中3种产于波罗的海的琥珀中(距今4000万年至3500万年),另2种产于多米尼加的琥珀中(距今2000万年至1500万年)。化石标本中体躯上特殊的栉、刚毛和附器遗迹与现代种类相似。此外,分子和形态学研究揭示,长翅目雪蝎蛉科中的雪蝎蛉与蚤目中的雪蚤是姐妹群。有学者认为,雪蚤非真正的蚤,因其非寄生性,而与营寄生的蚤目不同。
蚤类因其寄主遍布各大动物地理区,适应了其寄主身体及生活环境,分布广泛。例如,在气温0℃以下寒冷的南极洲,一种蚤寄生在鸟类身体上和鸟窝里。多种蚤类盛兴于干燥的沙漠地区,寄生在啮齿动物体上和洞穴中。大多数蚤寄生于哺乳动物。每种蚤的延续,依赖于成功找到寄主。遇到寒冷天,蛹期会延长,或一直等待且到寄主临近,寄主走近时产生的振动会刺激蛹立即羽化为成虫。蚤的视力弱,但寄主的阴影、体温和释放的二氧化碳诱使它跳向寄主。
蚤目有6科分布在北半球(角叶蚤科、多毛蚤科、细蚤科、蠕形蚤科、切唇蚤科、钩鬃蚤科),6科分布于南半球(柔蚤科、棒角蚤科、盔蚤科、臀蚤科、剑鬃蚤科、奇蚤科),3科南、北半球均有分布(栉眼蚤科、蝠蚤科、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