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耳cāng ěr

简介

展开更多
中文学名:

苍耳

汉语拼音:

cāng ěr

别名:

卷耳、葹、苓耳、地葵、枲耳、葈耳、白胡荽、常枲、爵耳

土名:

【广州:痴头婆】、【潮汕地区:白花虱母头、虱母头、虱母球(惠来)、虱麻头、苍耳草、阳菜归、胶东仔(潮州、潮阳)、胶东只头(汕头、南澳)、头毛绞(饶平)、猪母带、羊母归、狗脚迹(惠来、普宁)】、【梅州:虱毛头】、【电白:羊大归】

拉丁文学名:

Xanthium sibiricum

命名者:

Patrin ex Widder,1923

       苍耳是菊科、苍耳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苍耳的总苞具钩状的硬刺,常贴附于家畜和人体上,故易于散布。为一种常见的田间杂草。
生成卡片
制作人:
   附言:
0/32
立即生成
立即下载

分布范围

展开更多
       国内分布: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及西南各省区;
       国外分布:俄罗斯、伊朗、印度、朝鲜和日本。

物种分类法

益处

展开更多
       种子可榨油,苍耳子油与桐油的性质相仿,可掺和桐油制油漆,也可作油墨、肥皂、油毡的原料,又可制硬化油及润滑油,果实供药用。

毒性

展开更多
       苍耳全株有毒,以果实为最毒,鲜叶比干叶毒,嫩叶比老叶毒。

特征图集

形态特征

展开更多
       一年生草本,高20-90厘米。根纺锤状,分枝或不分枝。茎直立不枝或少有分枝,下部圆柱形,直径4-10毫米,上部有纵沟,被灰白色糙伏毛。
       叶三角状卵形或心形,长4-9厘米,宽5-10厘米,近全缘,或有3-5片不明显浅裂,顶端尖或钝,基部稍心形或截形,与叶柄连接处成相等的楔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有三基出脉,侧脉弧形,直达叶缘,脉上密被糙伏毛,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被糙伏毛;叶柄长3-11厘米。
       雄性的头状花序球形,直径4-6毫米,有或无花序梗,总苞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1.5毫米,被短柔毛,花托柱状,托片倒披针形,长约2毫米,顶端尖,有微毛,有多数的雄花,花冠钟形,管部上端有5宽裂片;花药长圆状线形;雌性的头状花序椭圆形,外层总苞片小,披针形,长约3毫米,被短柔毛,内层总苞片结合成囊状,宽卵形或椭圆形,绿色,淡黄绿色或有时带红褐色。
       在瘦果成熟时变坚硬,连同喙部长12-15毫米,宽4-7毫米,外面有疏生的具钩状的刺,刺极细而直,基部微增粗或几不增粗,长1-1.5毫米,基部被柔毛,常有腺点,或全部无毛;喙坚硬,锥形,上端略呈镰刀状,长2.5毫米,常不等长,少有结合而成1个喙。瘦果2,倒卵形。

识别特征

展开更多
       高20-90厘米。根纺锤状,分枝或不分枝。茎直立不枝或少有分枝,下部圆柱形,直径4-10毫米,上部有纵沟,被灰白色糙伏毛。
       叶三角状卵形或心形,长4-9厘米,宽5-10厘米,近全缘,或有3-5片不明显浅裂,顶端尖或钝,基部稍心形或截形,与叶柄连接处成相等的楔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有三基出脉,侧脉弧形,直达叶缘,脉上密被糙伏毛,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被糙伏毛;叶柄长3-11厘米。
       雄性的头状花序球形,直径4-6毫米,有或无花序梗,总苞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1.5毫米,被短柔毛,花托柱状,托片倒披针形,长约2毫米,顶端尖,有微毛,有多数的雄花,花冠钟形,管部上端有5宽裂片;花药长圆状线形;雌性的头状花序椭圆形,外层总苞片小,披针形,长约3毫米,被短柔毛,内层总苞片结合成囊状,宽卵形或椭圆形,绿色,淡黄绿色或有时带红褐色。
       在瘦果成熟时变坚硬,连同喙部长12-15毫米,宽4-7毫米,外面有疏生的具钩状的刺,刺极细而直,基部微增粗或几不增粗,长1-1.5毫米,基部被柔毛,常有腺点,或全部无毛;喙坚硬,锥形,上端略呈镰刀状,长2.5毫米,常不等长,少有结合而成1个喙。瘦果2,倒卵形。
 

习性

展开更多
       花期7-8月,果期9-10月。  

成长图集

生长环境

展开更多
       苍耳自然生长在平原、丘陵、低山、荒野、路边、沟旁、田边、草地、村旁等处。
       苍耳喜生长在土质松软深厚、水源充足及肥沃的地块上,pH值5左右。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增强土壤的肥力,促进苍耳种子发芽及营养吸收。

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苍耳果实含脂肪油9.2%,其中脂肪酸有:棕榈酸5.32%,硬脂酸3.68%,油酸26.8%,亚油酸64.20%。不皂化物中含蜡醇,By及&-谷甾醇。丙酮不溶脂中有卵磷脂33.2%,脑磷脂66.8%。还含苍耳子甙,即是B-谷甾醇-B-D-葡萄糖甙:葡萄糖,果糖,蔗糖;酒石酸、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亮氛酸、苯丙氨酸、甙氙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又含蛋白质,其中氨基酸有:甘氨酸、丝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赖氨酸、天冬酰胺、酪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粗氨酸、苯丙氨酸。近又从果中得到1,2,5-三-O-咖啡酰基奎宁酸、3,5-二-O-咖啡酰基奎宁酸。种仁含脂肪油40%,其中脂肪酸有:棕榈酸1.5%-2.0%,硬脂酸7.0%-7.5%,油酸26.7%,亚油酸64.8%,还含氨醌、苍术甙。 种子壳含羟基苍术甙。

药用价值

展开更多
药用部位:以全草、根、花和带总苞的果实入药。

主要成分:全草含苍耳苷,即B-谷甾醇葡萄糖苷、黄质宁、苍耳明,是黄质宁的立体异构体以及咖啡酸和1,4-二咖啡酰奎宁酸。

药理作用:对降血糖、呼吸系统、心血管、抗炎有药理作用。

性味功能:苦、辛,微寒;小毒。祛风,散热,除湿,解毒。

主治用法:感冒,头风,头晕,鼻渊、目赤、目翳、风温痹痛、拘挛麻木、风癞、疔疮、疥癣、皮肤瘙痒、痔疮、痢疾。内服: 煎汤,6-12克,大剂量30-60克;或捣汁;或熬膏;或入丸、散。外用: 适量,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或熬膏敷。

【白药】脂:果实治风湿头痛,鼻炎,牙痛,胃痛,风湿痛,疮痈;全草治麻风,腮腺炎,荨麻疹,湿疹,疮痈热痛。根治痢疾,肠炎《大理药志》。书我果:果实、全草治感冒,头痛,慢性鼻窦炎,疟疾,风湿性关节炎,子宫出血,深部脓肿,麻风,皮肤湿疹《滇药录》。

【傣药】牙西温,雅其闻(西傣):果实、根治肾炎,睾丸炎,尿中夹砂石《版纳傣药》。带总苞的果实治风寒头痛,过敏性鼻炎,风湿疼痛,四肢拘挛,湿疹,虫伤《滇省志》。芽希温(西傣):全草治肾炎,睾丸炎,尿痛《傣医药》。

【哈尼药】折嘎:全草治肝炎,小儿脑震荡《滇药录》。

【瑶药】美农米:根、叶、果实、全草水煎服治尿道感染;叶研粉冲米酒服治麻风,研末吹人患耳治中耳炎;果实水煎服治慢性鼻炎;全草水煎主治牙痛,耳痛,水煎洗患处治皮肤瘙痒,疥疮《桂药编》。

【仫佬药】咯嘎:功用同瑶族《桂药编》。

【壮药】棵威伦(柳城):功用同瑶族《桂药编》。

【侗药】念把甲:功用同瑶族《桂药编》。Piudt doux:果实及全草主治燔耿(着热),耿耳卡(腮腺炎)《侗医学》。

【水药】牛虱子,独供:种子及全草治鼻炎头痛,麻风病《水医药》。

【傈僳药】他他能:果实治风寒头痛,慢性鼻窦炎,疟疾,风湿性关节炎;全草治子宫出血,深部脓肿,麻风病,皮肤湿疹《怒江药》。

【阿昌药】苍耳:种子治慢性鼻窦炎,副鼻窦炎;全草治子宫出血,深部脓肿《德宏药录》。

【彝药】红刺树尖:枝尖治风寒湿痹,关节肿痛,伤风头痛,喉痛声哑《哀牢》。尼布什:根或果实主治麻风,疮痒,鼻痛,风湿,风丹,具敛疮生肌,怯风止痒之功《彝植药》。

【苗药】Bid ghuangd ghunb(比广棍),Jab ved(加欧),Zendj ax dlierb(整家修),Traob ghat yaox(挑嘎摆):果实治筋骨疼痛,鼻炎,皮肤瘙痒,治脚翻经《苗医药》。成熟带总苞的果实用于鼻炎,皮肤瘙痒,风湿痹痛《湘蓝考》。

【藏药】切才尔:地上部分主治瘟病时疫,脏腑之热症,风热,菌痢腹泻,腹痛。全草治肾炎《中国藏药》、《青藏药鉴》。地上部分清热解毒,除风。治瘟病时疫,肾病高烧,郁热,风湿痹痛,风疹《藏本草》。

【蒙药】浩尼-獐古,纳德玛:果实用于鼻炎,鼻窦炎,头痛,过敏性鼻炎,皮肤瘙痒,风湿痹痛《蒙药》。好您一掌古:治疮疡,外伤《蒙植药志》。

【维药】苍耳叶:治风寒感冒。

【朝药】止痛、治感冒、风湿性关节痛《朝药录》。

【畲药】苍耳草,羊带来,粘肉葵,道人头,野茄子:全草果实治风寒头痛,四肢酸麻,遍身发疹,手足拘挛,瘰疬疥疮《畲医药》。

【土家药】羊屎果(yáng shǐ guǒ):果实和全草治头痛,顽癣,皮肤痒疹;全草切碎,倒人厕所可杀蛆《土家药》。苍耳虫(植物上生长一种昆虫)主治疔疮。

温馨提示:
       同种中药在不同药典记载的药性不尽相同是因:主张不一、运用不一;
       究其原因有:因地而异或因医而异。
 

相关文化

展开更多
【植物传说】
       传说明朝时,黄河两岸各有一村,分别叫河东村和河西村。两村有一个同样风俗,就是每当新粮食收获后各家尝新时,第一碗给狗吃,第二碗敬神,然后家人才吃饭。其原因是狗用性命给村民们换来了治病的苍耳子。
       早先河西村的人都患有一种鼻病,表现为鼻塞和多涕。鼻塞的特点一是间歇性,即白天劳动、活动时鼻塞减轻,夜晚静坐、寒冷时加重。二是交替性,即侧卧时,居下侧的鼻腔阻塞,居上侧的鼻腔畅通。多涕,就是经常流鼻涕,躺下后,鼻涕流入咽喉,不明病理的人误以为是痰多。
       此外,患者经常头疼头昏。村里有个郎中,对村民们说,这种病俗称“囔囔鼻”,可用苍耳子医治,苍耳是一种野草,很多地方都能见到,但偏偏河西一带没有苍耳。村民们都很穷,无钱到药店买苍耳子。一位百岁老人说,河东村野地里有苍耳。但是黄河水深流急,既无桥梁又无渡船。一个村民说,叫狗过去借苍耳。这个村子共有两条狗:黑母狗和它的崽子。
       这一天,村民们把两条狗带到河边。百岁老人对黑母狗说:“你游过黄河,在河东村野地里打个滚,若能沾些苍耳子回来,就能治好全村人的病,全村老少永远不会忘记你”。黑母狗点点头,一下跳到黄河里,没想到小黑狗也跳到了河水里,母子俩奋力向对岸游去。到了对岸,母子俩在野地里各打了一个滚,身上沾满了苍其子,接着就返程。
       没想到,就在此时,忽然浓云密布。狂风大作,暴雨倾盆,黄河里掀起了成排巨浪。两条狗艰难地游着,快到岸边时,小狗没有力气了,老狗用头使劲一顶,把小狗顶到岸边,人们用手一拉,小狗上了岸。此时,一个大浪打来,老狗沉入水中……
       苍耳子在河西村长势很好,药力也极佳,很快就治好了人们的鼻病。同时他们的苍耳子也有了名声,药商们都来购买。全村因此而富裕了,随后在黄河建了渡口,通了渡船。这时才知道,河东村的人也害着这种病,但他们的苍耳子效果很弱,治不了病。河西村感谢河东村的借种,对河东村免费供应苍耳子,河东村感慨黑狗传种丧命,也就定立了河西村的风俗。

人工繁殖

展开更多
       苍耳的种子要求不大,只需将种子清洗,然后进行风干即可播种。如果需要贮藏一段时间,可将种子放入湿沙中进行贮藏,不过由此种子的发芽率会逐渐下降。贮藏时间不宜过长,不仅不利于发芽,出苗也会不整齐。苍耳一般在每年中秋节前后进行播种育苗,播种前做好育苗床,挖好育苗沟。然后将种子放入育苗沟中,施足基肥,覆好地膜,等到出苗率达到80%左右时将其揭开。出苗后15天左右及时追肥浇水,做好田间管理,当幼苗长至65厘米左右时即可移栽定植。

       残根剪短,带土移栽,移栽不宜过深,移栽后将土壤踩实然后浇足定根水。控制好定植密度,挖好定植穴,因为苍耳是雌雄异株,有价值的部位为果实,因此要保证有足够数量的授粉树与结果数。防止授粉不均,影响结果率,导致产量下降。

       移栽后做好肥水管理,根据土壤的含水量及时浇水,但是水分不宜过多,因为苍耳根部较浅,容易产生涝害。肥料可使用农家肥,记住要充分腐熟,否则会烧坏根部,营养吸收运输受阻,影响生长。并且要及时中耕除草,防止土壤板结,杂草横生,对苍耳的生长造成威胁。